你對佛陀的教法有足夠的信心嗎?
在《沙門果經Samabbaphala Sutta》的註釋裡有一句話:‘Pasanno ca pasannakaram katum sakkhissati.’──「真正的三寶信徒能透過修行來表現他們的虔誠。」對於一個沒有虔誠表現的人,我們不能說他或她是真正的信徒。如果對佛陀的教法有真正的信心,那麼你應徹底地學習這些教法,修行它們,毫不間斷,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這些是佛陀般涅槃前的重要遺教;如果對佛陀有信心,我們就應遵循這些遺教修行。如果我們對自已的父母有信心,我們會聽從他們的話;同樣地,我們應聽從我們的父親──世尊佛陀的教誨。那麼,這些教法是什麼呢?它們是:
一、 四念處(cattaro satipatthana)
二、 四正勤(cattaro sammappadhana)
三、 四神足(cattaro iddhipada)
四、 五根(pabcindriyani)
五、 五力(pabca balani)
六、 七覺支(satta bojjhavga)
七、 八聖道分(ariyo atthavgiko maggo)
以上總共為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dhamma菩提分法),在此我將簡要地加以說明。在巴利三藏中,佛陀依照聽法者的根性,而以不同的方式教導三十七道品。總結巴利三藏所說的教法,不外三十七道品。若加以歸納,則只有八聖道分。更精要地說,則只有戒、定、慧三學。
首先,我們必須學習戒學,以便依戒奉行;若不了解戒學就無法淨化自己的行為。我們必須學習止禪以控制心,使之專一;若不了解止禪的修行方法,那要如何培育禪定呢?若不修行禪定,我們如何能控制自己的心呢?然後,我們必須學習慧學;若不懂得慧學,我們又如何能開發智慧呢?
因此,為了淨化我們的行為,控制我們的心,以及開發我們的智慧,首先我們應將佛法牢記於心。其次我們必須實踐及開發這些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
所以,佛陀在《大般涅槃經Maha Parinibbana Sutta》中多次如此策勵弟子:‘Iti silam, iti samadhi iti pabba, silaparibhavito samadhi mahapphalo hoti mahanisamso, samadhiparibhavita pabba mahapphala hoti mahanisamsa, pabbaparibhavitam cittam sammadeva asavehi vimuccati, seyyathidam kamasava bhavasava ditthasava avijjasava.’──「這是戒行,這是禪定,這是智慧。當禪定以戒行為基礎而完全開發時,其結果是超勝的,其收獲是超勝的。當智慧以禪定為基礎而完全開發時,其結果是超勝的,其收獲是超勝的。智慧完全開發的心是徹底解脫欲漏、有漏、見漏與無明漏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如果能以戒為基礎,進而控制自己的心,它就會具備卓越的定力,而能透視究竟的色法。色法以色聚的形態生起,而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這些色聚所構成的。專一的心能分析這些色聚、透視究竟的名法、透視名色法的因緣、透視名色法及其因緣生滅的本質。這種透視力稱為智慧,是因為以戒為基礎的定而得以開展。專一的心與智慧乃是意志力,能導致證悟涅槃,破除所有執著、煩惱與痛苦,以及從慾望之染與生死輪迴中徹底解脫出來。
由此可知,禪定必須以戒行為基礎。對於在家居士而言,遵守五戒是必要的。五戒是:
一、 不殺生;
二、 不偷盜;
三、 不邪淫;
四、 不妄語;
五、 不使用酒等麻醉物品。
這五戒是所有在家佛教徒都必須遵守的。如果違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此人即自動失去真實在家佛教徒(upasaka優婆塞、優婆夷[1])的資格,他對三寶的皈依[2]也因而失效[3]。佛教徒也應戒除邪命(不正當的謀生方式),不應使用以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挑撥、粗語、綺語等不正當的手段取得的財物。他們也不應經營五種不道德的生意:武器買賣、人口買賣、供屠宰用牲畜的買賣、酒等麻醉物品的買賣、毒藥的買賣。
因此,戒行對所有佛教徒都非常重要,不只是為了證悟涅槃,也為了(未證悟涅槃之前)死後能投生善道。戒行不清淨的人死後不容易投生善道,因為在臨終時刻,所做過的惡行通常會出現,縈迴在他的腦海。他將以這些惡行當中之一種作為心的對象,死後通常投生於四惡道中的一道受苦。
良好的戒行對現生的快樂與安寧也是重要的。若沒有清淨的戒行,一個人無法得到快樂與安寧。一個充滿惡劣性格的人自然為仇敵所圍繞;一個有許多仇敵的人無法得到任何快樂。
所以,佛陀作了以下的開示:
‘Yo ca vassasatam jive, dussilo asamahito;
Ekaham jivitam seyyo, silavantassa jhayino.’── 「一個無戒無定的人即使活到一百年,他的生命仍 然不值得稱讚,還不如只活一天而勤修戒與定。」
為什麼呢?因為透過禪定而完全開發的心能產生透視涅槃(生死輪迴的終點)的卓越智慧,並且能息滅所有煩惱與痛苦。
因此,我們必須以戒為基礎而修行止禪與觀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