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
格友有一段話,約是這麼說的:莫嘆紅顏苦命,只怪紅顏心不定。
這幾天,為了做個學習整理,也輕易發現個問題,那就是心在繞圈圈。
這”心”不安定的,有尋與伺的作用。
清淨道論重點直說的:
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
〔1〕 結生:連結新生與前生。
〔2〕 有分:結生心入胎息滅之後,接著即是有分。有分識如同生命流,
保持個體生命的相續。
〔3〕 轉向:
當對像擊觸六根,有分受到波動,波動滅後猶如有分斷絕,接著
轉向於對像,這就是轉向。有五門轉向和意門轉向。這是認識過
程的開始,認識過程包括3-13這十一種作用。
〔4〕 見、
〔5〕 聞、
〔6〕 嗅、
〔7〕 嘗、
〔8〕 觸:前五識作用經驗到感覺與料。
〔9〕 領受:領受前五識感覺到的對像。
〔10〕推度:推度所領受的境,調察、推論、度量之。
〔11〕確定:
確定所推度的境,確定、定義、決定之。9-11這三種作用只發生
於五門轉向的路徑上,不發生於意門轉向的路徑上。3-11這八種
作用都是由無因心的活動,也就是這階段還沒有決定善惡,只有
苦樂等感受。下一種速行作用就開始決定善惡。
〔12〕速行:
心快速地行於前一對象上。
五門轉向的路徑,速行心有二十九心,心包括八個欲界善心(1-8)
、十二個欲界不善心(22-23)、九欲界唯作心(72-80)。
意門轉向的路徑,不經歷4-11的八種作用。若屬欲界的意門轉向,
接著就是同於五門轉向的二十九欲界心的速行作用。若屬種性心,
色界的有十心,五善(9-13)和五唯作(81-85);無色界的有八心,
四善(14-17)和四唯作(86-89);出世間的有八心,四道心(18-21)
和四果心(66-69)。
〔13〕彼所緣:
在速行之後,也就是註明速行的對像。彼所緣是認識過程的結束,
之後又回到轉向作用,開始另一次的認識過程。
〔14〕死:
一生的有分結束,就是一般的死亡。在彼所緣之後,如果又回到新
一次的認識過程,過去有分、有分波動,…就不是死。從死之後再
結生,有分,…死。有情就是以這十四種作用在三界中輪迴不斷。
只有阿羅漢在死心滅時,即出離三界。
十四種作用的四到八是五識作用,若識為一作用,則成十階段。中國傳
統佛教有所謂「上座部立九心輪」,就是對十四作用的誤稱。
以上,初學佛者看到這十四種作用,就像一隻烏鴉從頭頂飛過去...(無言)
所以,就有了方便道,方便道會說:口善,心善,即是念佛。
這也是沒有錯,不過好學者,還是直覺可以再多學一點,那就來探討自己秒秒相續的十四種作用生滅心。
(這或許需要長期的作筆記,比較容易觀察到自己的思考喜好問題)
既然學佛也是在學自己”正念”,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自己就有了定心。
心又分為:
五十二心所的分類表
遍一切心 共某些心 同他心所
13個(1-13)(1)觸 (2)受 (3)想 (4)思(5)心一境性
(6)命根 (7)作意(8)尋(9)伺(10)勝解(11)精進(12)喜(13)欲 不善心所
14個(14-27)(14)癡(15)無慚(16)無愧(17)掉舉 (18)貪(19)惡見(20)慢(21)瞋(22)嫉(23)慳
(24)惡作 (25)昏沉(26)睡眠 (27)疑善淨心所
25個(28-52)(28)信(29)念(30)慚(31)愧(32)無貪(33)無瞋
(34)中捨(35)身輕安(36)心輕安(37)身輕快性
(38)心輕快性(39)身柔軟性(40)心柔軟性
(41)身適業性(42)心適業性(43)身練達性
(44)心練達性(45)身端直性(46)心端直性(47)正語 (48)正業 (49)正命 (50)悲 (51)喜 (52)慧
能輕易分辨自己每秒的心,在什麼區域。
很快就不需要粗觀和長篇大論的文章。
而容易直接指向重點了。
這就是學佛者,雖喊苦,也有愉快的地方。
這”定心”一養成,還需要看報紙嗎?!
不需要..因為自己會犯”身口意”而想罵人..
比如,今早我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婦女跟著二位約15~20歲的子女,一起連手害死,一喝酒就會家暴的丈夫。
婦女跟孩子都有謀生能力了,居然不趕快逃離會家暴的人,反而用下下策去害死人。
這該怪感情誤事嗎?!
好了,此時自己又可以觀照自己當下的”根處”
原來我在看報紙時,是這些根處在作用,讓我起了心念判斷。
(1)眼處、(2)色界、(3)耳處、(4)聲處、(5)鼻處、(6)香處、
(7)舌處、(8)味處、(9)身處、(10)觸處、(11)意處、(12)法處。
當下發現苦,也發現地球無處不苦。
於是,發願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淨。
紅顏要看到遍體苦,是很難的事。
若能遍觀苦處,遍觀自己的心處作用(而不在意自己所觀的對象,一心只放在自己的心處)。
那表示自己的入定功夫,又更高一層了。
接下來,可參照”阿毗達摩概要經解”
十五色界心
五色界善心
1. 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善心。
2. 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善心。
3. 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善心。
4. 樂、一境性俱第四禪善心。
5. 捨、一境性俱第五禪善心。
五色界果報心
6. 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果報心。
7. 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果報心。
8. 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果報心。
9. 樂、一境性俱第四禪果報心。
10. 捨、一境性俱第五禪果報心。
五色界唯作心
11. 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唯作心。
12. 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唯作心。
13. 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唯作心。
14. 樂、一境性俱第四禪唯作心。
15. 捨、一境性俱第五禪唯作心。
十二無色界心
無色界善心
1. 空無邊處善心。
2. 識無邊處善心。
3. 無所有處善心。
4. 非想非非想處善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善心。
無色界果報心
5. 空無邊處果報心。
6. 識無邊處果報心。
7. 無所有處果報心。
8. 非想非非想處果報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果報心。
無色界唯作心
9. 空無邊處唯作心。
10. 識無邊處唯作心。
11. 無所有處唯作心。
12. 非想非非想處唯作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唯作心。
無色界心
心 | 直接緣取的目標 | 所超越的目標 | |
1 | 空無邊處禪心 | 空無邊的概念 | 遍相的概念 |
2 | 識無邊處禪心 | 空無邊處禪心 | 空無邊的概念 |
3 | 無所有處禪心 | 不存在的概念 | 空無邊處禪心 |
4 | 非想非非想處禪心 | 無所有處禪心 | 不存在的概念 |
之後就有”八出世間心”
四出世間善心
1. 須陀洹道心。
2. 斯陀含道心。
3. 阿那含道心。
4. 阿羅漢道心。
這四種名為出世間善心。
四出世間果報心
5. 須陀洹果心。
6. 斯陀含果心。
7. 阿那含果心。
8. 阿羅漢果心。
以上,這不是論文研究。
只是片段簡單整理。
一點簡單的整理,就可以秒秒觀照自己處在什麼樣的法裡面。
進而在再分析四大作用,身體與地球的關係。
更加了解阿含經說的:
雜阿含737經[正聞本934經/佛光本749經](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所謂覺分,何等為覺分?」
諸比丘白佛: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比丘尼}:
「七覺分者,謂七道品法,諸比丘!此七覺分漸次起,漸次起已,修習滿足。」
諸比丘白佛:「云何七覺分漸次起,漸次起已,修習滿足?」
「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彼身身觀念住已,專心繫念不忘,當於爾時,方便修念覺分;方便修念覺分已,修習滿足。
謂修念覺分已,於法選擇,當於爾時修擇法覺分方便;修擇法覺分方便已,修習滿足。
如是,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亦如是說。
如內身,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專心繫念不忘,當於爾時方便修念覺分;方便修念覺分已,修習滿足。……乃至捨覺分亦如是說,是名比丘七覺分漸次起,漸次起已,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46相應5經/比丘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那時,某位比丘去見世尊。……(中略)
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被稱為『覺支、覺支』,大德!什麼情形被稱為『覺支』呢?」
「比丘!『導向覺』,因此被稱為『覺支』。
這裡,比丘!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圓熟修習念覺支,……(中略)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圓熟修習平靜覺支,當修習這七覺支時,心從欲之煩惱解脫,心從有之煩惱解脫,心從無明之煩惱解脫。
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他了知:
『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比丘!『導向覺』,因此被稱為『覺支』。」
雜阿含經出處:737
遍體了解:”七覺支”,”十二因緣法”,”三十七道品”,”四念處”。
若有心在生活運用。
也是要小心觀照自己是否”輕安覺支”太過強烈,而遺忘當初”觀世間遍體是苦”的心。
而遺漏了”無色界”所談的細心和重點。
運用法的熟稔度和單純度,還可以參照”法句經”了解當時佛陀是怎麼講法的?!
大約這樣。
注:七覺支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行捨覺支。
相關網站:
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Dharmagupta/ntro-vis.htm 清淨道論
http://agama.buddhason.org/SA/index.htm 南北傳雜阿含經對讀
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Tipitaka/Sutta/Khuddaka/Dhammapada/Dhammapada.htm
法句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