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相與個人信念(一) ( 摘自《個人實相的本質》)
第六一四節 一九七二年九月十三日 星期三 晚上九點三十六分
晚安。
(「賽斯晚安。」)
我們回到書上。第二章:實相與個人信念。
你的經驗像一塊布,而這塊布是你透過了你自己的信念與期盼織出來的。你心目中對自己以及對實相的本質所抱的觀念,在在都影響到你的思想與你的情緒。你把你自己對實相所抱的信念當作是一項真理,幾乎連問都不問,因為每樣事情看起來都這麼的順理成章。對你而言,這些事情其本身就是一種事實的「聲明』,明顯得連審視一下都是多餘的。
因此,你就對這些事實予以全盤的接受了,極少想到去懷疑一下。你把所有的這些當成是實相本應有的特性來接受,根本就不認識這其實只不過是你自己對實相所抱的信念而已。(稍停。)常常,這種信念看起來如此地無可置疑,如此地是你的一部份,因此你從來就不曾對它們的確實性產生過任何懷疑。這時候,你的信念變成了一種「無形的假設」,但它們依然形成並渲染了你的個人經驗。
舉例來說,有些人從來就不曾對自己的宗教信仰提出過疑問,一味地把自己的信仰當成真理來接受。而另一些人在碰到有關宗教方面的問題時,反而會比較容易認出存在於其中的這類內在的「無形假設』。可是,只要這些問題一旦脫離了宗教的範圍,他們『明眼』的程度還是有限得很。
(一九點四十五分。)大凡人在碰到宗教、政治或類似的問題時,都比較容易發現自己所抱持的信念。相較起來,精準地抓住你內心深處對你自己是誰、是個什麼這些問題的最深層的信念,就難得多了。尤其是當你想要找出這些信念與你的人生之間有些什麼關連之際更是如此。
很多人根本就搞不清他們對自己及實相的本質有些什麼樣的信念。其實你自己有意識的想法就會給你絕佳的線索。比如說,你常常會發現自己在排斥某些進入你心裏的念頭,原因是這些想法與你平常所接納的觀念有衝突。
你的意識心始終不懈的在試著提供你一個清楚明晰的的畫面,可是你卻經常的讓你那先入為主的觀念障礙住這些情報。近年來有種觀念頗為風行,那就是把一個人在個性上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難一概歸罪於『潛意識』。這個觀念認為,這些問題的發生是由於某些不可解而強烈的早年感受積存在潛意識的結果。就美國而言,就已經有好幾代的人在這種觀念裡長成,一心以為潛意識是自己個性中一個不可信賴的部份,裏面充滿了負面的能量,深銷著一些最好棄之為快的不愉快回憶。
(九點五十四分。)這些人在深信「意識心並沒有什麼大能為』的情況中長大,總以為成人的經驗早在他的孩提時代就已經先定了型。這種觀念的存在造成了一種假性的分野,人們學到他們不應該覺察到潛意識所提供的資料。
由於這種態度,通向內我的門戶就被一一的緊閉了起來。只有在冗長的心理分析下才能、或才應該被再度門開。正常人覺得他最好別沾這種領域,因而當他把自己的這些個部份切除之時,也障礙住了內我所自然流露的歡悅。到最後,人迷失了,覺得自己與真正的自己脫了節。
『原罪』(original sin)的觀念雖然並不高明,既謬誤又害人,但同時,它至少提供了一些比較簡單的『解脫』方法,比如說:人可以經過『受洗』而擭救,或可經由禱告、聖禮或其他的某些儀式而找到救贖。(新約馬克福音第一章第一節之十一所說的就是一個例子)
若與前者相較,『潛意識不是個好東西』這種觀念就更難處理,因為在這種觀念的籠罩下,根本就容不得有任何簡單的解脫之道。在少數幾條可行的出路中,每一條都得花上好多年的心理分析,那是只有很有錢的人才有特權去體驗的。
當「潛意識不是個好東西』這觀念變得很強的時候,對靈魂的觀念就飛出窗子去了。因而就有無數的人活在一個既容不下『靈魂』又被極不可靠的『潛意識』壓得死死的世界中。這些人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脆弱而又孤單的自我,危險而毫無保障地航行在『不由自主的過程』的驚濤駭浪
約莫在同時,許多才智之士開始警覺到,有組織的宗教所謂的「神」、「天堂」或「地獄」其實全都只不過是些帶有童話意味、扭曲了的、偏謬的說法而已。可是,即使如此,這些人並沒有地方可以求援。
在這種情況下,要他們去向內尋求也像是有勇無謀之舉,因為他們一向被教以這個內在本就是他們問題的根源。那些付不起精神分析費用的人,就更努力地去設法堵住源自『內我』的任何訊息,理由是他們深恐被自己野蠻的幼稚情感所吞沒。
話說回來,首先,你們要明白,人真正的自己並不受任何限制,也沒有任何分割可言,雖然,為了說明上的方便,有些地方我會使用「自我』(ego)這個名詞,原因是你們還多少能明白在你們心目中它的含意。其實你們的確可依賴你們自己那個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無意識的部份。你們後來會明白,你們可以在意識上變得越來越清明,因而把越來越多的你自己的其他部份也帶入到意識的範圍裏來。
(十點十二分。)你一刻不停的呼吸、成長並進行無數極為精確而纖細的各種活動,而並不知道這些工作究竟是如何完成的。你人雖然是活著,可是在你的意識層面上,你並不知道這種身體的知覺的奇跡究竟是如何在一個有時間、有血肉的世界裏維持下來的。
你自己的那在表面上看來似乎並不具意識的部份,從空氣中抽取了原子、分子來造出你的形象。你的唇舌動了,就說出你的名字,可是,你的名字是不是屬於在你唇舌中的原子、分子所有呢? (稍停。) 這些原子、分子一刻不停地在遊移,造成細胞、組織和器官。你唇舌所說出的名字怎世可能屬於它們呢?
它們既不會讀又不會寫,可是它們卻能發出複雜的語音讓你與其他和你一樣的生靈溝通,從簡單的感覺表達到最繁複的訊息交流。它們是怎麼做的?
唇舌中的原子、分子並不懂它們所說出的言語的句法。通常,你在開始說一句話的時候,你一點都不曉得自己要怎樣完成這一句話,但是你卻極有信心,知道你所說出的會是一句有意義的話,而自己所要說的意思也會不費功夫的流出。
所有這些情形之所以會發生,其原因在於你的內在部份是自發地、歡愉地、自由地運作;這些情形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你的內我相信你,常在甚至當你不信任它的時候。你生命中的這些無意識的部份,即使在你對它們的本性和機能有著極端的誤解下,並且在你基於自己的信念而對它的種種強烈干擾下,它還是運作得驚人的好。
人人都經驗到一個全然屬於自己的、跟任何其他人都不相同的實相。這個實相從你的思想、情感、期盼以及信念所總合的內在風景裏跳到外面來。如果你一心以為你的內我只會跟你作對而不會幫忙,那麼你反倒是在扯它的後腿,在妨礙它的功能;或換一種說法:你就是在強迫它根據你的信念而改變它的行為。
『意識心』本來就是為了讓你在世間能夠明辨自己的處境。但是錯誤的信念卻往往障礙住了它明辨的能力,因為它的視界會被那些因自我(ego)的作用而生出的觀念所蒙蔽。
你的信念可以變得像圍牆一樣,把你重重包圍起來。
首先,你必須認知有這一重圍牆,你一定要先看到它們,否則你不會悟到你是不自由的,只因你無法看出圍牆之外。(非常斷然地。)這重圍牆將代表你經驗的極限。
然而,有一個信念可打破知見上的假障:這是一種擴展性的信念,它會自動地穿破那些虛幻和抑制性的障礙。
現在,分開來寫:
自已並沒受限制。
上面這句話說明一個真相。你信它也好,不信也好,它就是存在。第二個觀念是:
自已是既無界限,也沒有分割的。
你所經驗到的「界限」與「分割」完全是錯誤信念的結果。再下一個觀念就是我說過很多次的:
你的實相乃由你自已一手所造。
如果你想要瞭解自己,想要知道自己是什麼,你可以學會跳越自己對自己所抱持的信念,而直接地感受自己。我要各位實際去做的是靜心坐好,閉上眼睛,試著去感覺我早先提到過的你自己內的那個深藏的『感覺基調』(在第一章第六百十三節)。這件事並不難做。
你對它們的存在所具有的認識,可以助你認清它們在你內的深沉節奏。你們每一個人都將以自己的方式感覺它們,所以你們不需要去操心它們應當是什麼樣的感覺。你只需告訴自己,它們確實存在,它們是由生成你的血肉之軀的偉大能量所組成的。
然後,就讓你自己去體驗。如果你習於靜坐冥想之類術語的話,在做這樁事情的時候,試著忘掉它們。任何名詞都不要用。放下一切的觀念,感受自己的存在,感受自己生命力的活動。別問「這樣敞對不對?』『我的感覺正不正確?』『我用的方法是不是有錯?』這是本書教你的第一個練習。你不要用別人的標準。這個練習沒有任何標準,你自己的感覺就是標準。我也不建議任何時間限制。這個練習應該是一個很享受的經驗。任何發生於這種練習中的感受,你都要把它當作是自己所獨有的經驗來接受。這個練習會讓你與自己有所接觸,會把你送回給你自己。每當你感到緊張或沮喪的時使候,花一點時間去感覺一下自已內在的『感覺基調』,你將發現自己安居於你自己存在的核心,無憂無懼。
當你試了這個練習幾次之後,再進一步就是去感覺這些深層的節奏以你為中心向所有的方向放射,真相其實正是如此。這些深層的節奏會以一種我以後會設法解釋的方式,透過你的實質肉身電磁性的向外輻射;就如它們形成了你的實質形象一樣,它們也造就了你所知的環境。
(十一點十四分。)我已經告訴了你:你真正的自己(self)是沒被限制的,但是你必然會以為你的自己只及於你的皮膚與空間相會的地方,你只在你的皮囊之內,就是如此。然而,你的環境也是你自己的延伸。它仍是你經驗的『實體』(body),結合而成實質形式。你的內我造出了你所知的物體,就像它造出你的眼睛、你的手指一樣的自然而必然。
你的環境是由你的思想、情緒、信念所化成的具體圖片。既然你的思想、情緒與信念在時空中流動,因此你就影響了與你分開的實質情況。
試從一個物質的角度來回觀你身體的蔚為奇觀的架構。表面看來,你的身體就和任何其他物質結構一樣的堅實;但是當你抽絲剝繭的往裏探究的時候,就越明顯地看出在身體內,能量採取了個別的形狀 (以器官、細胞、分子、原子、電子的形式),每一層都比上一層更不實質化,每一層都以神秘的形態組合而形成物質。
(十一點二十五分)你體內的原子不停的在來回穿梭,肉身之中不斷的有著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與騷動。這時候看起來實質得不得了的肉身,原來是由快速移動的粒子──它們通常是彼此相互繞著在打轉——所組成,在其中,能量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不停的在轉換。
在你身體之外的『空間』,其基本構成的材料與組成你身體的材料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比例』而已。這個『空間』與那個你叫它作『身體』的東西之間,有著持續不斷的各種實質的『交換』行為在發生,這種互換包括了化學性的交互作用以及各種基本的交換。若無這種互換,你們所謂的『生命』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人不呼吸就會死。在你們的肉體覺受中,『呼吸』是你們最最切身,最最不可或缺的一種,而它必須要從「所謂的你』之內向外排到『看來似乎不是你』的外界空間中去才行。實際上,一部份的『你』不斷地離開你的身體,與外界的自然元素相混在一起。你們都知道,當腎上腺素分泌到血液中去的時候,你會受到剌激而準備好有所行動。但另一方面,腎上腺素並不僅只停留在你的體內,它會以另一種方式,在變形之後被你投入空氣中而影響了大氣的成份。
任何的情緒都會釋放出荷爾蒙,而這些荷爾蒙會離開你如同你的呼吸離開你一樣:換句話說,你就等於是不停地在釋放出這種化學物質到空氣裏去而影響了大氣。
那麼,實質上的暴風是由這種交互作用而起。此處我再一度地告訴你,你的實相就是你自己造成的,而這其中包括了你們的氣候——那是你們每個人個別的反應匯集而成的結果。
關於這一點,我以後在書中還會有更詳細明確的說明。(羅補注:賽斯確如其言地在第十八章中做了說明。)在這裏,我要強調的是:你們來到這個世界,是要學習與瞭解,你們的能量在轉譯成『情感』、『思想』與『情緒』之後,引發了所有的經驗。這是沒有例外的。
一旦你瞭解了這點,你所唯一該做的就是學著去審查你自己的信念的本質,因為你的信念會自動地使你以某種模式去思想與感受。是你的信念在領導你的情緒,而不是你的情緒在領導信念。
我要你們從幾個地方去認識你們自己的信念。首先,你務必要瞭解你所接受為真理的任何觀念,其實都只是一個你所抱持的信念。然後,你必須進一步地告訴自己:『即使我相信它,它也未必是真的。』希望你在明白之後,進一步的能做到把所有的那些暗含基本限制的信念遠遠拋開。
你可以休息下。
現在:往後我們將討論你們為什麼會有這些信念,現在呢,我只要你們去『認識』你們自己的信念。
我將要列出一些令人自限的錯誤信念。如果你發現自己同意其中任何一項,那麼你就應當知所警惕,認知這正是你個人必須加緊努力的地方。
1. 人生是苦。
2. 身體是個次級品。作為一個靈魂的工具,它自然是下賤而污染了的。
你可能覺得肉身先天上就不是好東西,至於肉體的欲望更是糟之又糟。基督徒可能認為肉身是可悲的,以為靈魂是『降』到肉體裏去:『降』這個字自然是指一個較高較好的情況落入去較差較糟的。
東方宗教的信從者也常會以為,他們有責任去否定肉身,去超越它,而進入一種無欲的境界(例如,道家的「無」。)他們所用的語彙雖不同,但是他們仍相信世間經驗是不可取的。
3. 我是無助地面對我無法控制的情況。
4. 我之所以無能為力,原因是我的性格、個性早在孩提時就已定型,過去的境遇
決定了一切。
5. 前生的際遇主宰了一切,我無能為力,因為今生我對前世發生的事情一點辦法都
沒有。我必須受報應,或自我懲罰以求贖罪,誰叫我前世作孽。自作終歸自受,
自己造了『業』(karma),只有逆來順受。
6. 基本上人心險惡,人人都在謀算我。
7. 真理只站在我這邊,別人都沒道理,或,真理只能在我這個團體裏才能找到,別處
門兒都沒有。
8. 我的精力、健康會隨著我的年歲增長而消退,而走下坡。年紀越大越不中用。
9. 我的存在乃因我的肉體而有。當我的肉體死亡的時候,就是我意識滅絕的時候
以上所列出的錯誤信念,只是略舉熒熒大者而已。再下來,我列出的是與你們更切身的信念的更明確的清單,你很可能自己就有這種毛病。
1. 我身體很弱,一向如此。
2. 錢這個東西總是不怎麼好。有錢人不免貪婪,比起窮人來,他們的精神境界總要差
些。有錢人難免勢利,也比較不快樂。
3. 我缺乏想像,沒什麼創造力。
其次:我永遠不能做我想做的事
其次:大家都不喜歡我。
再其次:我很肥。(「那該是第六條。」)
對。第七條:我運氣總是不好。
(十二點十五分。)以上所說的全都是大部份人多具有的謬見。有這些謬誤信念的人總是難免會冤家路狹地處處與他的信念碰頭。因此,實質資料似乎強化了你的信念,但實際上是信念製造了實相。我們將試著助你們打破這種局限人的觀念。
首先,你必須瞭解沒有人能替你改變你的信念,也沒有人能把某種信念強逼你相信。可是,靠著知識和實行,你就能自己為自己改變。
放眼看看你的四周,你整個的環境都是你信念物質化了的結果。對哀樂、健康或痛苦的感受,也全都因你的信念而起。如果你相信某種狀況總是會為你帶來不快,那麼它就會如此,然後你的不快又更加強了這種狀況。
在你內,你有能力來改變你對實相和對自己的觀念,而創造一個個人的活生生的經驗,一遂自己及他人的心願。我要你在覺察到自己的信念時,把這些信念逐條寫下來。以後你會發現這單子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http://www.aaronteahut.com/seth/believe01.html
實相與個人信念(二) ( 摘自《個人實相的本質》)
第六一五節 一九七二年九月十八日 星期一 晚上九點三十二分
晚安。
(「賽斯晚安。」)
現在:回到書上。
你有意識的信念主宰了你身體的功能,而不是身體功能主宰了你去信什麼。
你的內我採取了對實質世界有意識、集中於實質的『意識心』,讓它作為你在你所知世界裏運作的一個方法。意識心是特為配備好來指揮外在的活動,處理你在醒時的各種經驗,以及監督實質性的工作。
於是,它把對實相的本質所抱的信念回饋給自己的各內在部份,這些信念主要就依賴意識心對當前實相的解釋。意識心決定目標,而內我則運用它那無盡的能量和所有的才幹將之付諸實現。
意識心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做決定及定方向。可是它所扮演的角色卻是雙重的,它能評估內在及外在的狀況,它能處理外界的資料,也能處理由自己的內在部份來的資料。它絕對 不是一個閉鎖的系統。
生而為人,就必須在這種意識的運用上,有細密的辨識力。許多人都不敢面對自己的思想,也不願做省察的功夫。他們接受人家的信念,這種行為把內、外兩方面所提供的資料全都給扭曲了。
在直覺性的自己和意識心之間,原本無戰事。表面上看來這件事好像存在的原因,是因為你拒絕去面對『意識心』為你所開放的全部資料。(停頓。)這樣做,有時候似乎較易逃避在自省之後所必須常常面臨的自我調整。但是,逃避的結果卻會使你收集了許多二手貨的信念。這些信念中有些是相互矛盾的,由於這種矛盾,你對身體與對內我所發出的訊號也不順暢、不清晰了,變成互相抵觸的亂糟糟的一堆。
這種情形一旦發生,馬上就觸動了你的各種警報系統。這時,若不是你的身體不能正常運作,就是你整個的心境會受損。這種反應實際上都是最好的警告,告訴你必須有所改變了。
在同時,內我會傳達一些洞見與直覺到你的意識心,去助它擦亮眼睛。但是如果你相信內我是危險又不可信賴的,如果你害怕作夢或任何闖入性的心靈訊息的話,那你也只會別過頭去而無視這種援 助的存在。
(九點五十分。)更有甚者,若你堅信橫逆之來不接受也不行的話,那麼光是這種堅信就足以打消了一切解決問題的機會。
我再重複一遍:你的整個經驗架構就是由你的觀念以及你的信念所造出來的。你可以從你的意識心中找出自己的信念以及其產生的理由。如果你接受『人類各種行為背後的理由永遠長埋於過去中,不管是那一生』這種看法,就永遠沒有改造自己經驗的機會,除非你改變那個信念。我現在所說的多少是關於正常的經驗,以後我們會討論一些較特別的範圍,諸如生來即有的殘疾之類的情況。
你對『自己的實相是自己一手所造』這個道理的了解應該能夠助你解放自己,對你的成功和愉悅,你自己要負責。固然,你可以改變自己生命中不為自己所喜的地方,但你卻一定要為你的存在負責。
你的靈魂結合了肉體而存在於肉體中,是為了要經歷一個無比豐富的世界,是為了協力創造一個有色有相的實相。你的靈魂生於肉體中,是為了要豐富感官知覺的神妙領域,是為了要體會能量被造成具體形態時的感受。你在這裏是為了要透過身體來享受、來表達、來運用自己。你在這裏是要幫助意識的偉大擴展。你不是為了替人類的苦痛號哭而來,卻是當你發現你不喜歡它們時,透過在你內心的喜悅、力量和活力來改變它們,你要做的是盡可能信實而美麗地在你的身體中創造你的心靈。
意識心讓你能從內往外,向物質性的宇宙看,而看到你的精神活動的反映。意識心讓你去感知和評估你們個人的和整體的創作。
可以說,意識心就像是一扇能讓你自內往外看的窗子——向外看,感知你內心世界的果實。這扇窗子本來清晰明亮,一塵不染,可是你卻常常讓自己那些謬誤的信念為這扇窗子蒙上塵霧。你的喜悅、活力以及成就沒有一樣是外來的,其發生也沒有一椿是因為外界的因素而掉到你頭上來的。它們全部源自你的信念所導致的內在事件。
(十點O六分,賽斯—珍陷入深思中,停頓。)有很多文章都說到『暗示』(suggestion)的本質和重要性。近期來流行的說法之一是,你隨時隨地都受到暗示的支配。其實,你自己有意識的信念就是你所接到的最最重要的「暗示』。也就是說,你接受或拒絕所有其他的概念,是看你相信它們是否是真的,而那是根據一天大部份時間在你心中不斷進行的自說自話——你自己給自己的暗示——來決定的。
一個外來的暗示之能否為你所接受,端視其是否能吻合兩個條件而定。首先要看這個暗示與你心中對實相的本質所抱持的一般性看法是否有衝突,其次則要看這個暗示與你對你自己這個人所抱有的特別想法是否相契合。
那麼,如果你正確地運用自己的意識心,你就要檢驗臨到自己頭上來的那些五光十色的信念。總而言之,你不再會無可奈何地照單全收。如果你能善用你的意識心,你還可以覺知從自己內在所傳送出來的直覺性的概念。但若是你不去審查從外界傳來的各種資料,或你根本忽略從內向外傳出的各種訊息,那麼再怎麼說你也只能算是一個處於半清醒狀態的人而已。
(十點十三分。)因此,很多謬誤的信念就由於你的不予查驗而被你不予分辨的全部接受下來。這時,你就給了你的內我關於實相的一副假相。既然意識心的機能是為評估實質的經驗,內我是沒有辦法做好那件事的。若你的內在部份該承當起那份責任的話,那你根本就用不著有這個意識心的存在。
(特別強調地說:)可是一旦內我的警覺性被喚醒的時候,它馬上就會採取某些自我改正的措施來設法彌補這種偏差。在情形特別嚴重而失去控制的情況下,內我甚至會繞過意識心的防區而直接向你其他的活動層面中放射出能量以解決當前的困難。
比如說,內我會設法避過你那愛窮理的心靈裏的死角。它也常常會由許多彼此衝突的信念的彈幕裏,篩檢出那最具鼓舞性、能增生氣的一套,而以當時好像是—種啟示似的靈光乍現的方式,把它送上前來。這種靈光乍現的情況能夠使你改變你的一貫行為而採取一種新的行為模式。
你務必要了了分明自己那愛窮理的心裏面到底包含著些什麼東西,找出其瞹昧之處。要知道,不管你心中有著何種的信念,它們的確都會具體化的實現。你的存在這個奇跡是無法逃避它自己的,你的思想就像花一樣,開成了你生命中的『事件』。如果你認為人世本惡,那麼你所碰到的事件就似處處見惡。宇宙中沒有意外,就算是在你所認為的人世生活中也一樣沒有意外。你的信念就跟花一樣確然地在時間與空間中生長。當你對我所說的這些有所瞭解的時候,你甚至還能感覺到它們的生長。
現在讓你歇歇手,休息休息。
(十點二十九分至十點四十四分。)
好,繼續口授。
基本上意識心充滿了好奇,態度也十分開放。除此之外,它還具備查驗它自己的內容的能力。由於上一個世紀的心理學的理論,使得許多西方人都相信意識心的主要目的就僅在抑制「無意識』的資料。
反之,就像我在本章前面所提到過的,意識心的功能也在於『接收』以及「轉譯』那些從內我傳達給它的各種重要資料。在不受干擾的情形下它做得非常好。它接收及轉譯各種印象。可是問題卻發生在,人們教它(只)接受從外界傳來的資料,而對內在知識設下重重障礙。
以上這種情形造成了個人對他所具有的『全部力量』的一種否定,更有甚者,還使得他有意識地把『自己』與「自己這個存在的重要源頭』切斷。這些狀況特別抑阻了創造性的表達,使有意識的自己摒棄了本來可有的源源 不絕的洞見和直覺。
這時候,思想與感覺好像分了家。創造力和理解力原是一對兄弟,此時卻陌如路人。意識心也失去了敏銳。它把大堆本可有的內在知識由自己的經驗中切除。在『我』(self)的裏面也顯出一種虛幻的『分割』假 相。
在完全沒有受到干擾的情況下,『我』原是渾然天成,自成一個單位,雖然是一個永遠在變的單位。意識心聆聽各種內在和外在的聲音,聯合『我』由有形與無形的來源所收到的知識,而能形成信念。然後,對信念的自我檢驗與其他的活動就自動開始——自然、簡單,根本就毫不費功夫。然而,意識心一旦接受了其中有相互矛盾的一堆信念時,你就必須要花一番氣力,將這些矛盾一一揪出。
你們要記住,就實質資料而言,即使錯誤的信念也似乎沒有不妥之處。其原因在於,你在外界的經驗其本身就是你的信念向外具現的結果。因此,即使你的感官告訴了你某一個信念明明白白是個真理,你還是要從根本處下功夫,下功夫的對象是形成了你的各種觀念的原 始材料。於是,要想改變你的經驗或其任一部份,你都必須先改變你的觀念。既然,你一向以來始終不斷的在根據自已的觀念創造自己的實相,那麼,結果就自然而然地跟著來。
(停頓。)你一定要確信自己能夠改變自己的信念,你一定要願意去嘗試。你可以把一個狹窄的觀念比作是一個重濁的顏色,而把你自己的這一生比作是一幅受其損傷的多度空間的畫。你改變你的觀念就像一個畫家改變他的用色一樣。
畫家並不會硬把自己和自己所用的顏色混為一談,他清楚地知道這個顏色是自己挑的,把顏色塗在畫布上也是自己之所為。你就像這個作畫者,『觀念』是你的用色,「個人實相』是你的畫布。你絕不是『你的觀念』,更不是「你的思想』,你是那個去體會這些觀念與思想的『我』。如果一個畫家工作一天之後,發現自己的手上沾滿了油彩,他可以簡簡單單地把油污洗掉,因為他知道沾上手的是什麼東西,可是如果你一心以為那些挾窄的思想就是你的一部份,因而是永遠跟你連在一起的話,你根本連想都不會想到要把它洗掉。反之,這時候你就會像是一個患了失心瘋的畫家一樣,說:『我的油彩就是我的一部份,它們染進了我的手指,我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
在自然而然地覺知你的思想與你去檢驗一個思想之間,並沒有矛盾,雖然好像是有。發乎自然這回事並不需要在盲目的情形下才能辦到。當你不加分辨地把所有臨到頭上來的資料統統照單全收,把它當成是自己的東西時,你並不是有「自發性』的。
(十一點十分。)如果你真能自動自發的話,許多的信念都會為你自動的揚棄,而不造成任何傷害。可惜你非但沒有這樣做,反而經常地變成了這些有害信念的庇護所。
先前已經被你接受的各種限制性的觀念會像一張束縛性的網一樣,專門收集其他類似的資料,使得你的心智漸漸地堆滿了殘礫。當你是自發的時候,你能接受自己心智的自由的天性,而你的心智也仍然會自然地在它們收到的資料中自發地做去蕪存菁的工作。可是當你拒絕讓它去做這件事的話,你的心智就會開始變得雜亂了起來。
蘋果樹開不出紫羅蘭。因為蘋果樹十分自動地知道自己是什麼,以及它自己的本色和存在的架構。(停頓。)你有一個意識心,但是它只不過是你心智的『最最表面』的部份而已,你的整個心智為你所開放的程度遠比你能想像的為大,因而,你所具的知識可以更多得多地被帶入意識裏,而為你所覺知:可是,一個錯誤而限制性的信念,對你的天性而言,其含糊瞹昧就如同一株自以為是紫羅蘭的蘋果樹一樣。
它沒法開出紫羅蘭,而當它在如此嘗試時,又作不了一棵好的蘋果樹。要知道,錯誤的信念就是那個在先天上就無法與你的內我的基本狀況相合的信念。因此,如果你相信自己是身不由主,受外境控制的話,你就是懷抱著一個錯誤的信念。若是你認為你目前的境遇非一 已之力所能改變的話,你就懷抱著一個錯誤的信念。
在你童年環境的發展過程裏,你也插了一手。你選擇了那環境。可是這話的意思並不是說你就理應受到那些際遇的支配。我說這話的用意是在點明:安排了那些挑戰的是你自己,為的是克服它;訂定目標的是你,為的是達成它;佈置好經驗的各種架構的是你,為的是讓自己能藉著它成長、了解及完成某些能力。
(十一點二十九分。)你的形成自己經驗的這種創造能力現在仍然在你內,就像它從來就在你內那樣,從你一出生就有,在你出生之前也一樣存在。你為這一生也許選擇了一個特別的主題,一個特定的條件架構,但是,在這些條件之內,你還是有去實驗與去創造的自由,從而改變情況和事件。
每一個人都為自己選擇了一個個別的模式,以便讓自己能在這個範圍內創造這個個人的實相。即使如此,在這個界限之內,還是有無數的可行方向以及無限的可用資源。
內我一股勁兒的在一條充滿刺激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一路上它不斷在學習如何將自己的實相轉譯成物質性的方式。那麼,意識心是非常能幹地將自己的注意力調準到物質實相,可是它卻常常目迷五色,而生出了種種錯覺,誤將本來是『果』的世間萬象當成了『因』。這還不打緊,因為『我』的較深的部份永遠都在做提醒的工作,告訴它並非如此。但當意識心接受了太多的錯誤信念,特別是當它一口咬定內我是個危險的東西時,這種提醒服務就被它關掉了。在這種情形發生的時候,意識心就會覺得自己遭到了環境的痛擊,覺得渺小的自己在無可抗拒的大環境下,只有任憑宰割的份。在這同時,它原應安身立命於其上的深深的安全感也全然喪失。
這些錯誤的信念必須被連根鏟除,以使意識心能再度的對自己的本源有所覺知,並對它可用的通往各種殊勝力量的內在管道開放。
(十一點四十分。)可以這麼說,『自我』(ego)是意識心所生出的一根旁枝。意識心就像是一具龐大的照相機,而自我則在指揮這個照相機如何取景與運用焦點。若不去干涉它,你那 個本體(identity)的各個部份會自動的升起,造成自我,打散,然後再造個新自我。在這整個過程中,它還始終維持一種奇妙的自發性,也始終保持著自己整體一如的感覺。(見本書第一章)
「自我』所顯現出來的就是你對身處這個世界中的自己所具有的『物質形象』所抱持的『觀念』。因此,你的自我形象並不是無意識的。相反的,你對它相當的清楚,雖然你常常會選擇排斥或接受某些自己對『自我形象』所生出的想法。謬誤的信念會造成一個僵化的『自我』,它堅持將意識心只往單一方向運用,而更加歪曲了它的感知。
你往往會有意的把某個可能會改變你的行為的觀念或想法埋掉,因為這個觀念或想法似乎與自已有的限制性的觀念不合,我要你們在碌碌終日之際,細聽自己那連續不斷的念頭,你到底在給自己什麼暗示與觀念?不要忘了,所有的這些都會一一的在你的個人經驗中具現出來。
許多相當『限制性的想法』會在『善』字的偽裝下逃過了你的審查。比如說,如果你嫉惡如仇,或痛恨那些在你看來似為邪惡的東西的話,你可能覺得自己這種品德蠻高尚的。但如果你專注在『惡』上或是一心集中於『恨』的時候,你就在製造它們。再如,你家境貧寒,你也可能會以貧窮為是,轉而噍不起那些有錢人,告訴你自己『錢不是好東西』的觀念,這一來反而導致你窮上加窮。再比如你有病在身,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念念不忘你的淒慘境遇,對身體健康的人又恨又妒,同時又悲歎自己的情形──因而經你的思想使病況更長存下去。
若你長住於限制中,你就會處處碰到限制。你一定要先在自己心中創造一個新的畫面。你所建立的這個新畫面不可避免的一定會與你感官所告訴你的畫面有所衝突,而這些相異之處正是你要去下功夫改變的地方 。
第六一六節 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日 星期三 晚上九點二十八分
晚安。
(「賽斯晚安。」)
現在:回到書上。
我很清楚,我所告訴你們的話裏面,有很多地方與你們的信念有相衝突之處,尤其是對那些認為比較地說意識心是無能為力的,或是那些認為問題的答案是藏在底下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很顯然的,意識心不是一個「東西』,而是一種『現象』。它永遠不停地在變。它可以被自我集中或轉向無限種方向,它既可以看到外界實相,也可以轉而向內,觀察它自己的內容。
在意識心的活動裏,有各種等級和波動起伏。它的彈性遠比你所認定的要大。(停頓。)自我能完全地把意識心用作感知外在或內在實相的一種方法,而它感知的必與它的信念一致。因此,並不是某些答案不是公開地擺在那兒備人取用,而是你常常把自己設定在一個你相信的行動的方向上,任何與你當前信念有所衝突的資料一律被你列入排除之列——你把自己封閉 了起來。
舉個例子,如果你病了,必有其原因。要想徹底地恢復而不患上新的症狀,你就必須要找出生這個病的理由。你可能並不喜歡你的病,但是這個病卻是一個你所擇定的『路線』或『方向』。只要你一天認為這個方向有其必要,這些症狀就會一天留在你身上。
生這個病的原因,或許是由某一個特定的信念,或是多個信念複合在一起的結果。
當然,這些信念對你而言會像是一個事實,而不像是信念。你一旦瞭解是你造成你的實相之後,你就得開始去檢驗一下這些信念,即藉由釋放自己的意識心,讓它自由自在地審察它自己的內容•
(九點四十分。)以後在書中我還會對健康與疾病這個問題做更詳細的說明,但是在這裏,我要特別為你們說明一點:通常「心理分析」只不過是一場躲迷藏的遊戲,在其中,你不斷地放棄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與處境的責任,而把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分派給自己心靈的某一個部份,這個部份又是藏在『過去』的黑暗森林裏。然後,你給了自己去將這個秘密找出來的任務。在這樣做時,你永遠都不會想到在自己的『意識心』裏去找找看,因為你已先入為主地認為所有的深層的答案藏得很深——並且,你的意識心非但幫不上忙,反而會不斷地在你尋找的途中布下迷霧。於是,遊戲就一直玩了下去。
如果你在這個自欺的遊戲中有所醒悟,而改變了自己的信念,那麼任何適當的『被遺忘掉』的事件都將被你用為一種觸媒劑。每個都很好用。
然而,你的那些基本信念總是藏在你的意識心中,也一直都是你各種作為的原因。你只是未曾懷著這種悟解——那你的信念未必是實相,卻常是你對實相的觀念——去檢查意識心的內容。
在這同時,在「心理分析」的遊戲裏,你又被灌輸了一個設定好了的程式,使得你深信「無意識』既是這樣黑暗的秘密之根源,就不能被賴以任何創造或靈感的苗床。如此,你又否定了你自己的內在部份在你的意識層次上所能提供的 協助。
(九點五十分。)通常,當你真的去細察自己的『意識心』的時候,你是透過或以你自己的已構成的信念去看的。明白『你的信念未必就是實相』,可讓你覺知所有你在意識上所能獲得的資料。我並不是要你們一有空就那麼賣力地細察自己的思想,以致反而擋了自己的路,可是除非你覺知你的意識心的內容,否則你只是個行屍走肉。此外,我還要強調的一個事實是:你的意識心在先天上本來具足『接收內我所傳出的資料』與『接收外界所傳回的資料』的雙重功能。
我不是要你們去壓抑自己的思想或感覺。我所要求的是你們要知道自己心裏有些什麼感覺或思想。我要你們瞭解,造成了你們的實相的就是這些東西。同時我還要你們去將精神集中在那些能為你們帶來理想結果的思想或感覺上。
如果你覺得所有這些都很難做到,你也可以細察你的物質實相的所有各面:心裏要明白你的實質經驗的環境,都是你的信念的具體化。如果你發現自己觸目所及儘是充溢的活力、健康、效率、豐盛,而所接觸的處處是笑臉的話,那麼你大可放心地告訴自己:自己的信念是有益的。若在你眼中看起來這個世界很美好,而你也認為大家都喜歡你,那你也一樣可以放心:你的信念是有益的。可是若你放眼望去所看到的是病痛、消沉、匱乏,一個充滿了痛苦與邪惡的世界,那麼 你就該假設你的信念有了差錯,而開始審察它們。
我們以後會討論到群體實相的本質,但是在這裏,我們只詳論個人的處境方面。我在這章裏所要說明的重點是,你的有意識的信念是極為重要的。同時我要說明的是:你絕對不受任何不可知事件或不可知的前因所支配。
本章結束。我們略作休息。
返回賽斯資料目錄
http://www.aaronteahut.com/seth/believe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