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無明蓋:當你修行到能照見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因時,你的觀智能夠暫時去除無明蓋。當你修行到證悟阿羅漢果時,無明蓋就會完全地消失。
在本經中,佛陀以去除貪欲及憂惱來代表去除所有的障礙。去除貪欲的同時,也去除了對身體樂受的陶醉、對身的取樂及認為身是常、樂、我、淨的錯誤見解。去除憂惱的同時,也去除了對身體苦受的不滿、對修行身念處的不歡喜及不想面對身體無常、苦、無我、不淨這些真實本質的心態。
去除貪欲及憂惱顯示出禪修的力量與善巧。當比丘能夠清楚地觀照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並且能觀照究竟色法為無常、苦、無我與不淨的時候,這些修行將能使他捨離對身體樂受的陶醉以及對身體苦受的不滿,並且使他遠離對身的取樂而樂於修行身念處。由於他能夠以觀智清楚地見到現象的真實本質,所以他的心不會被假象所蒙蔽,而能夠面對真實本質。因此這些修行方法能夠產生禪修的力量。而禪修的善巧就是使自己能夠致力於修行的技巧。
關於「比丘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身為身」等這一段經文的另一種解釋法如下:「觀」是指禪修的法門。「安住」是指持續地守護著禪修的目標。在這裡,禪修的目標就是身。
「以熱誠」等這一句乃是藉著熱誠來說明正精進(sammappadhana正勤);藉著「正念」與「正知」來說明在所有的情況下都保持修行或守護禪修目標的方法。或者藉著「正念」來說明修行身念處所得到的定力,藉著「正知」來說明修行所得到的智慧,藉著「去除貪欲及憂惱」來說明修行所得到的成果。
疏鈔解釋說:藉著正念與正知來說明適合於一切情況的修行方法,因為透過這兩種素質的力量,禪修者得以守護禪修的目標以及保持不間斷的如理作意。
例如在修行安般念的時候,大家應該以清明有力的正念,經常對呼吸明記不忘,並且以正知來了知呼吸。如果能在一切的姿勢裡都持續地如此修行,你就能守護你的禪修目標以及你自己的心。
再者,關於正念與正知這兩種素質,註解《殊勝義註》(Atthasalini)的《根本復註》(Mulatika)中談到:「對於致力於修行任何一種禪修法門的人,在一切時刻裡,這兩種素質都能幫助他們去除障礙,提昇內在的涵養。」
什麼是「內在的涵養」呢?它的意思是去除所有的煩惱:“cittam dantam sukha vaham”──「已被降伏的心能帶來安樂。」免離煩惱的心能夠引導人達到涅槃。
註釋繼續解釋「他安住於觀受為受……觀心為心……觀法為法……」這一段。在這裡,重複使用「受」、「心」、「法」等字的理由可以依照上述身念處裡重複使用「身」字的理由來理解。
有三種「受」,即樂受、苦受與不苦不樂受(捨受)。可能有人會問說:「應當如何觀照受呢?」應當觀樂受是苦,因為事實上它們是苦的;應當觀苦受如刺,因為它們會帶來困擾;應當觀不苦不樂受為無常,因為它們不能自主、不能獨立等等。
因此佛陀說:
能觀樂受為苦,及觀苦受如刺,
離苦樂之中和,能觀為無常者,
必能如實了知,及寂然地行道。
(相應部.iv.第207頁.P.T.S.版)
疏鈔解釋說:「能觀樂受為苦」意思是能以智慧之眼見到樂受變易的本質,意即它們一生起後就立刻壞滅,因此樂受是苦。「及觀苦受如刺」意思是能見到苦受帶來損害、刺穿入骨、以及難以驅除。「中和」是指不苦不樂受是寧靜的,因為它不像苦受與樂受那樣粗顯以及它具有安和的本質。
這三種受都是無常的,因為它們生起之後立刻壞滅。它們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而且處在不斷變化的狀態。能夠如此觀照的人就能如實了知、寂然行道。
再者,應當觀照一切的受都是苦,因為世尊曾經說:「凡所有受皆是苦。」因為所有的受都受到不斷生滅的逼迫。
也應當依照《中部‧小方等經》(Cula Vedalla Sutta, Majjhima Nikaya)中法施(Dhammadinna)阿羅漢比丘尼對她以前的丈夫毘舍佉(Visakha)所說的話來解釋:「賢友毘舍佉,樂受存在的時候是樂的,轉變的時候是苦的。苦受存在的時候是苦的,轉變的時候是樂的。知道不苦不樂受存在的時候是樂的,不知道它存在的時候是苦的。」
對於受,也應當依照前面說過的無常等七種隨觀來觀照:
一、 無常隨觀:應當觀照受是無常的,而不是常的,因為受生起之後就立即壞滅。
二、 苦隨觀:應當觀照受是苦的,而不是樂的,因為它受到不斷生滅的逼迫。
三、 無我隨觀:應當觀照受是無我的,而不是我,因為在受當中沒有恆常的實體存在。
四、 厭離隨觀:觀照受為無常、苦、無我達到相當程度的時候,你就會厭離受,而不會喜愛受,這稱為厭離隨觀。
五、 離欲隨觀:一再地觀照受為無常、苦、無我就能暫時捨離對受的貪欲,這稱為離欲隨觀。
六、 寂滅隨觀:觀照受為無常、苦、無我達到相當的程度時,就能暫時去除煩惱,這稱為寂滅隨觀。
七、 捨遣隨觀:如此觀照能使你捨棄受,而不執取受,並且使你的心傾向於涅槃,這稱為捨遣隨觀。
對於心,也應當依照無常、苦、無我等七種隨觀來觀照,依照所緣(arammana)、增上(adhipati)、俱生(sahajata)、地(bhumi)、業(kamma)、果(vipaka)唯作(kiriya)及其他(adi)這些分類法[5]來觀照,以及依照本經後面會談到的有貪欲的心等方式來觀照。
心與法都必須緣取所緣(即目標)才能生起,例如緣取顏色作為所緣之後,眼門心路過程中的心與法才能生起。因此你可以依照所緣來觀照心與法。如果想觀照眼門心路過程(cakkhudvara-vithi),首先你必須照見眼淨色及有分心。眼淨色是眼門,有分心是意門。能夠同時照見這兩門之後,再注意一群色聚的顏色(所緣)。當那顏色同時撞擊這兩門的時候,眼門心路過程就會生起。那時你就能觀照眼門心路過程的名法為無常、苦、無我。眼門心路過程每一個心識剎那中的識就是心,與識同時生起的心所就是法,因此你就能同時修行心念處與法念處。修行到名業處的時候,你就能清楚地如此照見。在本經中,當我們講到心念處與法念處的時候會再加以解釋。
對於法,必須依照觸等自相(salakkhana)、無常等共相(samabba lakkhana)以及空法(subbata dhamma)──即無我的本質──來觀照,也必須依照無常、苦、無我等七種隨觀以及本經將談到的那些存在、那些不存在等分類法來觀照。
如果在禪修者的身這個世間裡貪欲及憂惱已經被根除的話,那麼在他的受、心、法的世間裡貪欲及憂惱也同樣已被根除。這是就出世間聖道滅除煩惱的情況而說的。
再者,已經依照不同類型的人、不同的念處來解釋煩惱的根除。或者可以這樣理解:如此解釋表示在某一個目標中根除煩惱意味著在其餘目標中也根除了煩惱。
疏鈔解釋說:因此不適合再度談論煩惱的根除,因為當煩惱被根除時,它們並不是分別地在各各目標中被根除。例如,並不是先根除了屬於身的煩惱,然後才逐一地根除屬於受、心等的煩惱,而是當煩惱在一個目標中被根除時,在其他所有目標中的煩惱也全部都被根除。這是由於出世間聖道的力量所致。
只有那些可能在未來生起的煩惱才能在證悟聖道時被根除,至於過去的煩惱及現在正在生起的煩惱,它們是無法被去除的。聖道使煩惱的原因枯竭而根除煩惱。被如此根除的煩惱是潛伏性的煩惱(anusaya隨眠煩惱)。雖然疏鈔上說這些是未來的煩惱,事實上它們未必真的是未來的煩惱,因為真正未來的煩惱必須肯定會在未來的時候以生、住、滅的狀態出現。然而這些潛伏性的煩惱只是有生起的可能性而已,未必真的會生起。如果聖道沒有生起的話,它們就還有可能在未來生起;如果聖道生起的話,聖道會滅除它們,使它們無法生起,因此稱它們為潛伏性的煩惱。
在道心生起的那一剎那,根除一個目標中的煩惱事實上就是根除了所有目標中的煩惱。精確地說,煩惱是被聖道(ariyamagga)所滅除的。這就是出世間聖道的力量。
再稍加解釋如下:如果你已經能觀照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因,當你正在觀照名法或色法為無常、苦或無我時,你可能會證悟涅槃。如果你在觀照色法為無我的時候證悟涅槃,那時你的聖道不只滅除了會依靠色法而生起的煩惱,同時也滅除了會依靠名法而生起的煩惱。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在觀照受為無常、苦或無我的時候證悟涅槃,那時你的聖道不只滅除了會依靠受而生起的煩惱,同時也滅除了會依靠身、心、法而生起的煩惱。觀照心或法為無常、苦或無我而證悟涅槃的情況可以同理類推。
某一個人根除煩惱的方式未必與另一個人的方式相同。提到不同類型的人是為了指出觀照不同的目標而有不同的根除煩惱之法。
上面所說的是出世間聖道根除煩惱的情況,接著我要解釋世間聖道去除煩惱的力量。世間聖道只能暫時去除煩惱而已,還不能徹底地根除煩惱。可以藉著持守戒律及修行禪定而暫時去除煩惱,因為戒行與禪定能夠暫時削弱煩惱的力量。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它們現在不生起,它們卻仍然潛藏在名色相續流當中。一旦因緣條件和合,它們就會生起。
舉個譬喻來說明:假設這裡有一棵尚未結果的芒果樹,儘管現在樹上還沒有芒果,但是將來有一天它會生出芒果。我們可以說芒果樹有生出芒果的潛在能力。同樣地,你的名色相續流就好比是芒果樹,潛伏性的煩惱就好比是生出芒果的潛在能力,未來的煩惱就好比是芒果。雖然現在這些潛伏性煩惱還沒有以生、住、滅的形態顯現出來,但是只要它們還沒有被聖道滅除,未來它們仍然可能會由於對各種目標的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ara)[6]而生起。
藉著世間修行而在身方面暫時降伏的煩惱,在受等其他方面並不被降伏。即使有時候,當貪欲及憂惱在身的方面被降伏,而且也沒有在受、心等其他方面生起,我們仍然不應該說:由於禪修有效地去除它們,所以在其他目標中已經沒有了貪欲及憂惱。因此在受、心等其他目標中再度談到去除貪欲及憂惱是可以的。基於這個理由,佛陀在談到每一種念處的時候都會再度提到「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由此可知,世間八聖道分不像出世間八聖道分那樣有力。這兩種八聖道分的力量相差懸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