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要講另一個故事,來說明四念處法門有助於滅除內心的憂惱。帝釋天王(Sakka)見到自己的五種衰相之後,由於害怕死亡而滿懷憂傷。他前來拜見佛陀,並且提出十四個問題。佛陀回答了關於捨受的問題之後,帝釋天王證得初果的聖位,其他八萬位天神也都證得同樣的果位。他再一次轉世,還是投生為帝釋,繼續作眾神之王。透過修行受念處,帝釋天王得以超越內心的憂惱。
此外還有蘇巴瑪天神的故事。有一次,在一千名天女的陪伴下,他正享受著天界的快樂。其中五百名天女在樹下採花的時候死亡,並且投生在地獄裡。蘇巴瑪天神見到她們的投生,並且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即將結束,死後也會投生到那個地獄裡,他感到非常恐懼。為什麼他也會投生到那個地獄呢?因為他們在天界一起享受天樂的時候,都是內心充滿對感官享受的愛欲。愛欲是一種惡業,能夠使眾生投生在地獄中受苦。
當時,蘇巴瑪天神帶著剩下的五百名天女一起來見佛陀,並且如此對佛陀說:
這個心總是懷著恐懼,時常充滿著擾動不安,
擔憂已經發生的困難,以及即將面臨的災患。
可否請您慈悲告訴我,免離一切憂傷的處所?
世尊回答他說:
除了精進地修行七覺支,
除了謹慎小心守護根門,
除了捨棄世間一切紛擾,
我不見眾生有安樂之地。
佛陀開示之後,蘇巴瑪天神與他的五百名天女證悟初果須陀洹。他得知自己獲得無價的證悟之後,就開心地回到天界去了。
因此應當了知,正如帝釋天王與蘇巴瑪天神的例子,四念處法門有助於滅除憂惱。
接著我要解釋「成就正道」這一句。八聖道分稱為正道或聖道(ariyamagga)。培育了世間的四念處之道以後,有助於證得出世間道。
下一句經文是「現證涅槃」,這是指親身直接體驗不死的境界──涅槃。涅槃之所以得到其名乃是由於沒有愛欲的緣故。修行此法門可以逐步地提昇智慧,直到證悟涅槃。
雖然講到「使眾生清淨」這一句的時候,下面那幾句所要表達的六種利益都已經包括在內了,然而除非能熟悉佛教字詞的用法,否則不能了解下面那幾句話的重要性。
世尊並不是先讓人熟悉佛教字詞的用法然後才對他們說法,而是在經中直接解釋字詞的含義。因此,他以「超越憂愁與悲傷」等詞句來解釋「單一的道路」所導致的結果。
或者可以這麼說,佛陀如此解釋是為了顯示:「單一的道路」之所以能使眾生清淨,乃是由於超越憂愁與悲傷;能夠超越憂愁與悲傷乃是由於滅除痛苦與憂惱;能夠滅除痛苦與憂惱乃是由於成就正道;能夠成就正道乃是由於現證涅槃。這宣示了藉著「單一的道路」而達到解脫的方法。
再者,這表達出對「單一的道路」之讚歎。正如世尊在《六六經》(Chachakka Sutta)中以八種相來表達讚歎;在《聖種姓經》(Ariyavamsa Sutta)中以九種相來表達讚歎;同樣地,在本經中,他以「使眾生清淨」等詞句所包含的七種相,來表達對「單一的道路」之讚歎。
為什麼世尊要如此地讚歎呢?因為要引發比丘們的興趣。世尊心裡想:「聽聞了如此的讚歎之後,諸比丘就會相信此法門能夠去除四種壓迫,也就是由於內心鬱悶所產生的憂愁、以言語混亂為特徵的悲傷、由於身體苦受所產生的痛苦以及由於內心苦受所產生的憂惱。並且他們會相信此法門能帶來清淨、智慧與涅槃這三種非凡的成就。他們會確信應當學習、精通、熟記、背誦此教導以及應當修行此法門。」
由於正念的目標有身、受、心、法這四種的不同,所以有四種「念處」。
為什麼世尊只教導四念處,而不教導更多或更少的念處呢?因為這樣適合於堪受調伏者的根性。
眾生可分為兩類,即鈍根者與利根者。鈍根者是指學習得慢的人;利根者是指學習得快的人。眾生又可分為另外兩類,即愛行人與見行人。愛行人是具有渴愛性格的人;見行人是具有見解性格的人。又可分為另兩類,即止行人與觀行人。止行人是先修行止禪,達到禪那之後才修行觀禪的人;觀行人是未達到禪那就直接修行觀禪的人。
在堪受調伏者當中,愛行人(tanhacarita)與見行人(ditthicarita)各有鈍根者與利根者之分;止行人與觀行人也各有鈍根者與利根者之分。關於這一點,有下列的陳述:
對於鈍根的愛行人而言,觀察粗色身的念處法是達到清淨之道。對於利根的愛行人而言,微細的法門──受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
在這裡,「身」(kaya)的意思是「群體」。根據《無礙解道》,身可分為三種:
一、 呼吸身(assasapassasakaya入出息身);
二、 所生身(karajakaya);
三、 名身(namakaya)。
呼吸身與所生身兩者屬於色身,因此可以說身可分為色身與名身兩種。
如果有系統地辨識呼吸中的四界,你就會見到呼吸是由許許多多微粒──色聚──組成的。分析這些色聚時,你會發現每一顆色聚裡最少含有九種色法,也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與聲音。這九種色法組成的群體稱為呼吸身。
所生身包括四種:(一)業生色:由過去生的業力所產生的色法。(二)心生色:由心產生的色法。(三)時節生色:由火界產生的色法。(四)食生色:由食素產生的色法。
第三種身是名身,意思是名法的群體。名法生起的時候也是成群地生起,在一個心識剎那裡有一個心和許多個心所同時生起。
還有另外一種身,如頭髮、身毛等三十二個或四十二個身體組成部份。由於它們也是由究竟色法構成的群體,所以它們也稱為身。
在《大念處經》中,所謂的「身」是指色身與名身。
對於鈍根的見行人而言,不需要辨別許多差異的法門──心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對於利根的見行人而言,需要辨別各種差異的法門──法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
對於鈍根的止行人而言,由於他能夠輕易地取得禪相,所以身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對於利根的止行人而言,由於他無法持續地專注於粗的目標,所以受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
對於鈍根的觀行人而言,不需要辨別許多差異的法門──心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對於利根的觀行人而言,需要辨別各種差異的法門──法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
或者也可以這麼說:佛陀教導四念處乃是為了要去除常、樂、我、淨的錯誤觀念。
四念處是:
一、 身念處(kayanupassana):正念注意在身;
二、 受念處(vedananupassana):正念注意在受;
三、 心念處(cittanupassana):正念注意在心;
四、 法念處(dhammanupassana):正念注意在法。
就身念處而言,身體是醜陋不清淨的。但是有些人因為顛倒(vipallasa)的緣故,認為身體是清淨美麗的。為了讓這些人了解身體的不淨,讓他們捨棄錯誤的觀念,所以佛陀教導身念處法門。
就受念處而言,感受是痛苦的。但是有些人因為顛倒的緣故,認為感受能帶來快樂。為了讓這些人了解感受的痛苦性,讓他們捨棄錯誤的觀念,所以佛陀教導受念處法門。
就心念處而言,心是無常的。但是有些人因為顛倒的緣故,認為心是恆常不變的。為了讓這些人了解心的無常性,讓他們捨棄錯誤的觀念,所以佛陀教導心念處法門。
就法念處而言,五蘊、十二處等法是沒有實體的、無我的。但是有些人因為顛倒的緣故,認為法有實體、有我,或認為法是我的一部份,或認為法是我,或認為法有不變的本質。為了讓這些人了解法的無我性、無實體性以及滅除蒙蔽他們的心的顛倒,所以佛陀教導法念處法門。
疏鈔解釋說:身和受是造成渴愛的主要原因。要去除鈍根的愛行人對身的渴愛,觀察身的不淨是適合的,因為身這個粗的目標是造成他們渴愛的要素。對於這一類人而言,第一種念處──身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為了去除利根的愛行人對感受的渴愛,觀察感受的痛苦性是適合的,因為感受這個微細的目標是造成他們渴愛的要素。對於這一類人而言,第二種念處──受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
心和法是造成錯誤見解的主要原因。對於鈍根的見行人而言,依照本經所教導的單純方法來觀察心是適合的。心是造成常見的決定因素,因此應當觀察心是無常的,並且以本經的分類法,如有貪欲的心等等來觀察心,以便去除認為心是恆常的顛倒錯覺。所以對於這一類人而言,第三種念處──心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
對於利根的見行人而言,依照本經所教導的各種方法來觀察法或現象是適合的。法是造成我見的決定因素,因此應當依照想、觸等以及五蓋等來觀察它們,以便去除認為法是我的顛倒錯覺。所以對於這一類人而言,第四種念處──法念處──是達到清淨之道。
心與法除了造成錯誤見解之外,也會造成渴愛;身與受除了造成渴愛之外,也會造成錯誤見解。然而,身與受影響渴愛的作用偏強;心與法影響錯誤見解的作用偏強。這是它們之間的區別。
註釋繼續解釋說:佛陀教導四念處並不只為了去除四種顛倒,還為了去除四種瀑流(ogha)、四種軛(yoga)、四種漏(asava)、四種繫縛(gantha)、四種執取(upadana)、四種邪行(agati)、以及遍知四種食(ahara)[1]。
就背誦與集合於一處(涅槃)而言,四念處只是一種法;就原因及同樣證入涅槃而言,四念處也只是一種法。但是就修行法門而言,四念處則是四種法。
譬如一座城的四面都有城門,來自東方的人帶著東方出產的物品從東門進城;來自南方的人帶著南方出產的物品從南門進城;來自西方的人帶著西方出產的物品從西門進城;來自北方的人帶著北方出產的物品從北門進城。涅槃就好比是這座城,出世間的八聖道分就好比是城門,身、受、心、法就好比是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以十四種方式修行身念處而證悟涅槃的人,就好比來自東方的人帶著東方出產的物品從東門進城;以九種方式修行受念處而證悟涅槃的人,就好比來自南方的人帶著南方出產的物品從南門進城;以十六種方式修行心念處而證悟涅槃的人,就好比來自西方的人帶著西方出產的物品從西門進城;以五種方式修行法念處而證悟涅槃的人,就好比來自北方的人帶著北方出產的物品從北門進城。
疏鈔解釋說:因為進入同樣的地方──涅槃,所以說四念處只是一種法。不同的念處卻同樣都會歸到涅槃,稱為「集合於一處」。
在這裡,大家不要誤解說只修行四念處中的單一種念處就足以證悟涅槃。我要進一步解釋這一點。在《相應部》中有兩部《不遍知經》(Aparijanana Sutta),佛陀在經中說:「諸比丘,如果不能以三種遍知來了知一切名色法或五蘊法,就無法解脫生死輪迴。」三種遍知是:
一、 所知遍知(bata paribba):即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
二、 審察遍知(tirana paribba度遍知):即思惟智與生滅隨觀智。這兩種觀智觀照名色法及它們之因緣的生滅,所以稱為審察遍知。
三、 斷遍知(pahana paribba):即從壞滅隨觀智起乃至道智。除了能夠根本斷除煩惱的道智之外,其餘的觀智只能暫時斷除煩惱[2]。
因此,根據《不遍知經》,如果想要斷除煩惱、解脫生死輪迴,你就必須以三種遍知來了知一切名色或五蘊及它們的因,並且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
再者,《阿毗達摩藏》的註釋也解釋說:只觀照色或只觀照名都不足以證悟涅槃。因此禪修者必須有時觀照色,有時觀照名。在觀照名色法的時候,如果只觀照內在或只觀照外在的名色法,這樣也不足以證悟涅槃。必須有時觀照內在的名色法,有時觀照外在的名色法。
佛陀在《大念處經》中教導身、受、心、法這四念處。修行身念處的時候,你注重在觀照色法,但是只觀照色法是不夠的,還必須觀照名法。同理,修行受念處的時候,你注重在觀照受,但是只觀照受是不夠的,必須也觀照色法及其他的名法。修行心念處的時候,你注重在觀照心,但是只觀照心是不夠的,必須也觀照色法及其他的名法。在法念處當中,佛陀教導觀照五蘊等各種不同的方法。所以大家不要誤解說只觀照四念處當中的一種就足以證悟涅槃。
在經中,佛陀繼續開示說:
「何謂四念處?在此,諸比丘,比丘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身為身,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受為受,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心為心,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法為法,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
在聽聞佛法的四眾當中,佛陀只稱說比丘。什麼是「比丘」呢?「比丘」一詞是指精進地修行佛法的人。天神以及除了比丘以外的其他人當然也精進地修行佛法,但是由於比丘的身份殊勝,所以佛陀稱說比丘。在接受佛法的各種人當中,比丘最為崇高,因為比丘適合於接受各種教導。再者,提到最崇高的人之時,其他的人也都包括在內了。就好像皇家出巡的時候,提到國王之時,他的隨行人員也都包括在內了。
[1] 四種瀑流:欲瀑流、有瀑流、邪見瀑流、無明瀑流。四種軛:欲軛、有軛、邪見軛、無明軛。四種漏:欲漏、有漏、邪見漏、無明漏。四種繫縛:貪欲身繫、瞋恚身繫、戒禁取身繫、武斷地執取「只有這才是真實」身繫。四種執取:欲取、邪見取、戒禁取、我論取。四種邪行:欲邪行、瞋邪行、痴邪行、畏邪行。四種食:段食、觸食、思食、識食。進一步的解釋請參閱本書後面的《詞語匯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