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正念之道(帕奧禪師) 上
Table of contents for 正念之道
- 正念之道–帕奧禪師簡介、序—–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安般入門—–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2.大念處經—–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3.大念處經析解-總說—-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4.大念處經析解-身念處-安般念—-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5.大念處經析解-身念處-四威儀—-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6.大念處經析解-身念處-正知—-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7.大念處經析解-身念處-不淨觀—-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8.大念處經析解-身念處-界分別觀—-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9.大念處經析解-身念處-九種墳場觀—-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0.大念處經析解-受念處(vedananupassana)—-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1.大念處經析解-心念處(cittanupassana)—-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2.大念處經析解-法念處-五蓋—-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3.大念處經析解-法念處-五取蘊—-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4.大念處經析解-法念處-十二處—-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5.大念處經析解-法念處-七覺支—-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6.大念處經析解-法念處-四聖諦—-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7.大念處經析解-修行念處的成果—-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8.大心材喻經(Mahasaropama Sutta)—-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19.小心材喻經(Culasaropama Sutta)—-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20.問答類編-克服困難、戒學釋疑—-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21.問答類編-定學釋疑-安般念—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22.問答類編-定學釋疑-四護衛禪—文/BY 帕奧禪師
- 正念之道–23.問答類編-慧學釋疑—文/BY 帕奧禪師
筆記:
佛陀的教法非常深奧難懂,關於這點從佛陀在《中部.聖尋經》(Ariyapariyesana Sutta)的開示即可得知:
「對於我以前亦覺得甚難達到之法,就別再想要教了,因為它不能被那些活在貪欲與瞋恨中的人了知。那些被貪欲與瞋恨蒙蔽之人將無法透視此深奧之法,因為它逆著世俗之流前進、微細、深奧且甚難知見。」
別說是所有四聖諦,單是第二項聖諦──緣起法──亦已非常難懂。這是為何佛陀在《長部.大因緣經》(Mahanidana Sutta)裡向阿難尊者說:
「阿難,這緣起的確深奧,也顯得深奧。由於未能以隨覺智與通達智透徹地知見緣起,有情被纏住在生死輪迴裡,就好像一團打結的線,或像織巢鳥的巢,或像找不到頭尾的草製擦腳布,而且他們無法脫離惡趣輪迴。」
佛法深奧得連大智如辟支佛者亦無法言傳與他人;如今我們能夠說法是因為佛陀教法的緣故。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謹記那是佛陀的教法,而不是我們自己的法,因為那深奧之法並不是我們發現的。有些人把我遵循及用以與他人分享、記載於巴利聖典及註釋中的佛法稱為帕奧禪法,但是如此稱之是完全錯誤的。那不是我的禪法,而是佛陀的禪法。
身為佛陀謙遜的比丘弟子,我們應當只教佛陀的教法,豈可認為自己有足以傲世的獨創之法?跟佛陀及其八十大弟子比較起來,我們只是微不足道的後學而已。我們應當向佛陀謙遜的諸大弟子學習;當其他比丘要求他們解釋佛陀的某一項教法時,許多大弟子都謙遜地回答道:
「諸位賢友,猶如一個需要心木、尋覓心木、四處尋覓心木之人,略過一棵大心木樹的根部及樹幹不理,而以為能在其枝葉之中尋獲心木。諸位尊者,你們也是如此,在遇到世尊時不問,而以為應該問我有關此法之涵義。」
即使佛陀的大弟子都如此謙虛,我們豈可妄自尊大?因此在修學佛法時擁有正確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中部.蛇喻經》(Alagaddupama Sutta)裡,佛陀以捉蛇的譬喻來形容錯誤與正確的修學佛法之道:
「於此(教法),諸比丘,有些心術不正的人學習佛法:經、祇夜、義釋、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談、稀有及方廣諸法。但是在學習之後不以智慧來探討佛法之涵義,不能領悟它們。他們學習佛法只是為了批評他人及辯論獲勝,而沒有獲得學習佛法的利益。他們以錯誤的方法來學習那些法而傷害了自己,將會遭受很長久的痛苦。
猶如一個需要蛇、尋覓蛇、四處尋覓蛇之人,在看到一條大蛇時,捉住蛇的身體或尾巴。該蛇即回過頭來咬他的手、臂或肢體,而他即會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為何如此?這是因為他捉蛇的方法錯誤。如是,於此(教法),有些心術不正的人學習佛法……他們學習佛法只是為了批評他人及辯論獲勝,而沒有獲得學習佛法的利益。他們以錯誤的方法來學習那些法而傷害了自己,將會遭受很長久的痛苦。
於此(教法),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學習佛法:經、祇夜、義釋、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談、稀有及方廣諸法。學習之後他們以智慧來探討佛法之涵義,並且能領悟它們。他們學習佛法不是為了批評他人及辯論獲勝,因而獲得了學習佛法的利益。他們以正確的方法來學習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將會獲得很長久的快樂。
猶如一個需要蛇、尋覓蛇、四處尋覓蛇之人,在看到一條大蛇時,正確地以木叉夾住牠,然後捉住蛇的頸項。那時候,即使該蛇用身體纏住他的手、臂或肢體,他也不會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為何如此?這是因為他捉蛇的方法正確。如是,於此(教法),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學習佛法……他們學習佛法不是為了批評他人及辯論獲勝,因而獲得了學習佛法的利益。他們以正確的方法來學習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將會獲得很長久的快樂。」
討論佛法時,我們不應樂於批評,只應依據巴利聖典及其註釋來討論事實,而且心中謹記我們的目標──解脫輪迴之苦。這就好像在討論戒律時,我們只是依照佛陀所制的戒來討論,而無意批評那些持戒不嚴謹的比丘。若說每當討論戒律時就算是在批評別人,那麼就沒有人能夠討論戒律,因此也就沒有人能夠學習戒律。如是,我們討論佛法並不是為了批評別人,而只是為了息滅自己的煩惱及證悟涅槃,這點佛陀在《長部.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裡已經講得很清楚:
「諸比丘,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愁與悲傷、滅除痛苦與憂惱、成就正道與現證涅槃的單一道路,那就是:四念處。」
希望大家都能時時刻刻將此最終極的目標謹記於心,而且毫無偏離地朝向正道邁進。
安般入門
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修行安般念1以培育定力的基本原則。
佛教的禪修方法有兩大類,即止禪與觀禪。止禪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觀禪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在這兩種方法當中,止禪是觀禪的重要基礎,因此佛陀在《諦相應》(Sacca Samyutta)裡說道:‘Samadhim bhikkhave bhavetha, sama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abhutam pajanati.’──「諸比丘,你們應當培育定力。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了知諸法。」所以我們鼓勵初學者先修行止禪,培育深厚的定力,然後修行觀禪,照見諸法實相。
在止禪的四十種方法當中,我們通常教導初學者先修行安般念,因為多數人能藉著修行此法門成功地培育定力。
佛陀在《相應部》(Samyutta Nikaya)裡建議弟子們修行安般念,他說:「諸比丘,透過培育與數數修行安般念所產生的定力是寧靜且殊勝的,它是精純不雜的安樂住處,能在邪惡不善念頭一生起時就立刻將它們消滅與平息。」《清淨道論》則說:「在一切諸佛、某些辟支佛及聲聞弟子藉以獲得成就與當下樂住的基本業處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因此大家應當對這個法門深具信心並且以至誠恭敬的心來修行。
到這裡,我已經解釋了以安般念來培育定力的四個階段,即專注於(一)長息,(二)短息,(三)全息,(四)微息。大家應當了解有可能三個階段合而為一,例如同時專注於長息、全息與微息。這是指當你的呼吸時間長而且微細時,你應當在同一點上覺知經過那裡從頭到尾的微細長息(即微細長息的全息)。如果呼吸還未變微細,你可以存著希望呼吸變微細的動機來持續地專注。如此,當你的定力提昇時,呼吸就會變得微細。那時你必須以想要了知長息、全息與微息的強烈意願來專注於經過同一點上從頭到尾的氣息。若能如此修行,你就可能成功地證得禪那。
有時也可能短息、全息與微息這三個階段合而為一。那時,你應當專注於經過同一點上微細短息的全息。因此,當呼吸長而且微細時,你應當同時專注於長息、全息與微息。當呼吸短而且微細時,你應當同時專注於短息、全息與微息。若能以夠強的意願與喜悅如此修行,你的定力將會提昇,呼吸也會變得愈來愈微細。那時,不要因為呼吸變得不清楚而感到失望或焦慮不安,否則你的定力會衰退。事實上,呼吸愈來愈微細是非常好的現象。為什麼呢?當你的定力提昇到相當程度時,禪相就會出現,而且你的心會自動地專注於禪相。那時如果呼吸還很粗的話,它就會干擾你對禪相的專注,你的心會一下子注意在呼吸,一下子注意在禪相,如此你的定力就無法進一步提昇。所以呼吸變得愈來愈微細是很好的,你應當感到歡喜,進一步去適應它、熟悉它。提起正念,持續地專注於那微細的呼吸。
但是也應當注意這一點:要保持自然的呼吸,不要故意使呼吸變長、變短或變微細。若是如此控制呼吸,你的精進覺支與擇法覺支會過強,定力就會漸漸衰退。應當照著呼吸自然的狀態去專注它。定力提昇時,呼吸有時會變長,有時會變短。無論呼吸長或短,你只需要專注於呼吸從頭到尾的氣息。當定力更好的時候,你可以存著希望呼吸變微細的動機,繼續專注於全息。當呼吸自然地變微細時,無論呼吸長或短,你都應當持續地專注於微細呼吸的全息。
如果每一次靜坐的時候,你都能持續地專注於微細呼吸的全息一、二小時以上,你的定力就已經相當好。這是個關鍵的時刻,你必須特別謹慎地持續修行,停止一切的妄想與交談,無論在行、住、坐、臥等一切時刻都必須保持正念,一心只專注於呼吸。
如果能在每一次靜坐時都持續專注於微細的呼吸一小時以上,如此持續至少三天,通常禪相就會出現。對有些禪修者而言,光在禪相之前出現;對有些禪修者而言,禪相在光之前出現。無論那一種先出現,禪修者都必須分辨禪相與光之間的差別。禪相與光不同,就像太陽與陽光不同一樣。
光可以出現在你身體乃至周圍的任何部位,而禪相只會出現在你鼻孔出口處附近而已。除了結生心以外,所有依靠心所依處而生起的心都能產生許多心生色聚。如果分析它們,就可以透視到每一粒色聚裡至少含有八種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
你的安止定必須深而且穩定,能夠持續達到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等,愈久愈好。若能在每一次靜坐時都持續入在安止定中一小時以上,如此連續至少三天之後,你就可以開始檢查禪支。檢查禪支之前必須先入在深且強的安止定中一小時以上。出定之後就注意心臟裡面下方之處,觀察在那裡生起的有分心。開始時,多數禪修者不了解有分心與禪相的差別。當他們在心臟裡見到與出現在鼻孔出口處一樣的禪相時,他們以為那就是有分心。事實上那不是有分心。有分心就像心臟裡的鏡子一樣16。在《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的《彈指之頃章》(accharasavghata chapter)裡說:‘pabhasala midam bhikkhave cittam’──「諸比丘,有分心是明亮的。」明亮的光從有分心發出來。雖然有分心能產生明亮的光,但是有分心本身是心,而不是光。有分心能產生許多心生色聚,這些色聚裡的顏色是明亮的。這些心生色聚裡的火界能產生許多時節生色聚,它們裡面的顏色也是明亮的。光明就來自這些心生色聚與時節生色聚裡的顏色,因此有分心是一回事,光明是另一回事。
檢查有分心時,每次只能檢查幾秒鐘而已。如果檢查的時間達到一、二分鐘那麼久的話,你可能會感到心臟疼痛,你的定力也會減退。因此,在每一次檢查時,無論是否檢查到有分心,幾秒鐘之後就必須再回來專注於鼻孔出口處的安般似相。必須專注到產生強而有力的安止,安般似相也必須非常明亮,然後又可以再度檢查有分心。如此來回地檢查幾次之後,你也許就能檢查到有分心。然後還是要回來專注於安般似相。專注到強而有力的安止生起,而且似相非常明亮時,就再去注意有分心。那時你會見到安般似相出現在有分心之中。正如鏡子裡可以顯現出你的影像一樣,有分心的明鏡中可以顯現出安般似相。那時你就可以開始檢查五禪支,即尋、伺、喜、樂、一境性。
尋是將心投入似相的心理現象;伺是保持心持續地投入在似相中的心理現象;喜是對似相的歡喜;樂是對似相的快樂感受;一境性是對似相的一心專注(心與似相合而為一)。剛開始檢查五禪支時,每次只檢查一個禪支,從尋開始。清楚地檢查到尋之後,又必須回來專注於安般似相,直到產生強而有力的安止,然後可以在有分心的地方檢查伺。以同樣的過程逐一地檢查喜、樂與一境性。能夠逐一地檢查五禪支之後,就試著同時檢查五禪支。成功之後,就要練習五自在。
此外你也可以轉修觀禪。以安般禪那為基礎而轉修觀禪者有兩種:
一、 呼吸行者(assasapassasakammika入出息行者)
二、 禪那行者(jhanakammika)
然而,如此的翻譯並不精確。以下我要進一步解釋這兩種人的修行方法。
在止禪中有四十種業處(修行法門),而在觀禪中只有兩種業處,即色業處(rupa kammatthana)與名業處(nama kammatthana)。色業處以色法(物質現象)作為觀照的目標;名業處以名法(精神現象)作為觀照的目標。色業處也稱為色攝受(rupa pariggaha);名業處也稱為非色攝受(arupa pariggaha),在此,非色是指名法而言。禪修者修成安般第四禪之後,如果想先修行色業處,他應當先觀照呼吸裡的究竟色法,因此稱他為呼吸行者。如果想先修行名業處,他應當先觀照禪支,因此稱他為禪那行者。
呼吸行者應當再度修行安般念,達到第四禪。從第四禪出定之後,逐一地觀察呼吸裡四界的十二特相,即硬、粗、重、軟、滑、輕、流動、黏結、熱、冷、支持、推動。觀察純熟之後,就將這十二特相分為四組,即同時觀察到硬、粗、重、軟、滑、輕時就了知它們為地界;同時觀察到流動與黏結時就了知它們為水界;同時觀察到熱與冷時就了知它們為火界;同時觀察到支持與推動時就了知它們為風界。如此一再重複地觀察:「地、水、火、風;地、水、火、風……」,持續地專注於呼吸裡的四界。若能這樣有系統地專注,就能見到色聚。進一步分析色聚時,就能透視到每一粒色聚裡所包含的九種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與聲音。這九種色法稱為呼吸身(assasapassasa kaya)。
觀照了呼吸身之後,他應當如此思惟:「呼吸身依靠什麼而生起呢?」他發現呼吸身依靠依處而生起。依處是什麼呢?根據《阿毗達摩藏》,依處有六種,即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與心所依處。然而,根據經上的教導,依處是指所生身而言。所生身包括四類色法:(一)業生色:由業力所產生的色法。(二)心生色:由心產生的色法。(三)時節生色:由火界產生的色法。(四)食生色:由食素產生的色法。為什麼經與論所教導的方法不同呢?因為經是教導實際修行的方法,而論是顯示精確的含義。例如,如果有系統地對眼睛修行四界分別觀,你就能見到色聚。分析色聚之後,就能辨別眼睛裡的六種色聚,眼十法聚是其中的一種。如果分析一粒眼十法聚,你可以透視到其中的十種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命根及眼淨色。在這十種色法當中,只有眼淨色才是真正的眼處,其他九種色法不是眼處。雖然如此,但是它們與眼處同時生起,成為一粒色聚。必須能分析眼十法聚裡的所有十種色法,才能破除組合密集,見到眼處(眼淨色)。因此,根據經教,依處是所生身,因為你必須觀照與眼淨色同在一粒色聚中的所有俱生色法,而不只是觀照眼淨色而已。關於耳處、鼻處、舌處、身處與心所依處也應以同樣的道理去了解。
眼十法聚不能單獨存在。有系統地對眼睛修行四界分別觀時你就可以見到其他種色聚。當你用手碰觸眼睛的時候,眼睛可以感受到手所給予的觸覺,由此可知眼睛裡必定有身十法聚存在,因為身識唯有依靠身淨色(身處)才能生起。眼睛裡也有性根十法聚,由於其中的性根色,才讓你能很容易地知道「這是男人」或「這是女人」。眼十法聚、身十法聚與性根十法聚是由過去世的業力所產生的,稱為業生色。想眨眼的時候就能眨眼,由此可知眼睛裡也含有心生色法(心生八法聚)。每一粒色聚裡都有火界,多數的火界能產生許多代的新色聚,這些是時節生色。每一粒色聚裡都有食素,在食生食素的幫助之下,多數的食素能產生新色聚,這些是食生色。眼睛裡有上面提到的這六種色聚。分析它們時就能見到包含在它們之中的五十四種色法。你必須透視這五十四種色法,以便破除密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