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正念之道(帕奧禪師) 下
在此,諸比丘,比丘了知有貪欲的心為有貪欲的心,了知沒有貪欲的心為沒有貪欲的心;了知有瞋恨的心為有瞋恨的心,了知沒有瞋恨的心為沒有瞋恨的心;了知有愚痴的心為有愚痴的心,了知沒有愚痴的心為沒有愚痴的心;了知收縮的心為收縮的心,了知散亂的心為散亂的心;了知廣大的心為廣大的心,了知不廣大的心為不廣大的心;了知有上的心為有上的心,了知無上的心為無上的心;了知專一的心為專一的心,了知不專一的心為不專一的心;了知解脫的心為解脫的心,了知未解脫的心為未解脫的心。」
這段經文中講到的十六種心都是世間心,而不涉及出世間心,因為無常、苦、無我本質的觀照只針對世間法而已,並不涉及出世間法。
以下是這段經文中所提到各個名詞的解釋:
「有貪欲的心」是指與貪欲同時生起的八種欲界不善心。貪欲是一種心所,它與心同時生起、同時壞滅、取同樣的目標、依靠同樣的依處而生起。如此與貪欲緊密結合的心稱為「有貪欲的心」。根據《阿毗達摩藏》,有八種心以貪為根而生起,稱為貪根心(lobhamulacitta),當中有四種與邪見相應,另外四種與邪見不相應。
例如現在大家在聽開示。誰在開示呢?你可能會說是帕奧禪師。如果你相信真的有一位帕奧禪師在開示,那就是邪見。因為依照究竟諦而言,並沒有真實的帕奧禪師,只有究竟名色法存在而已。這些名色法一生起後就立即壞滅,一秒鐘內有數萬億次生滅,因此沒有一個穩定恆常的帕奧禪師存在。如果你誤以為名色法組成的這一團東西是帕奧禪師,那就是一種邪見。
再舉一個例子:你可能會認為你的美金是真實存在的,那也是一種邪見。如果對美金修行四界分別觀,你只會見到色聚而已。分析那些色聚之後會見到每粒色聚中含有八種究竟色法,它們是由先前色聚中的火界產生的,因此稱它們為時節生色法。這些色法都是一生即滅,因此它們是無常的,沒有恆常的美金存在。認為有真實的美金存在是一種邪見,當你存著邪見而執著美金時,那就是與邪見相應的貪根心。
有時因為你能修行觀禪,所以對美金沒有邪見。當你有系統地對美金修行四界分別觀時,就能見到究竟色法,能了知它們為無常、苦、無我;但是不修行觀禪時,你見到美金仍然會執著它們,只是你對它們沒有邪見,這是與邪見不相應的貪根心。
由於在世間當中,沒有比色界心與無色界心更高的心,所以註釋者以世間裡最上等的這兩種心來解釋「廣大的心」。
如果你安住於任何一種禪那中一小時,則在那一小時裡你都能降伏煩惱,不使它們在心中生起。如果在臨死時還能維持禪那不退失,那麼該禪那能使你投生於色界天或無色界天,所以說它們能降伏煩惱及產生大的果報,因此禪那的心稱為廣大心。
「不廣大的心」是指欲界心。
在觀照究竟名法時,你必須觀照六門心路過程。其中的前五門心路過程只有欲界心而已;意門心路過程中禪那意門心路過程則含有色界心或無色界心(廣大的心),除此之外的其他意門心路過程心都是欲界心(不廣大的心)。
「有上的心」是指欲界心,意思是還沒有達到世間最高層境界的心,或者還能夠再提昇的心。
「無上的心」是指色界或無色界心,它們是已達到世間最高或最妙境界的心。
關於經中所說的:「內心有欲欲時,比丘了知:『我內心有欲欲。』內心沒有欲欲時,他了知:『我內心沒有欲欲。』」這兩點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你不能覺察自己內心的欲欲(對欲樂的欲求),又怎麼能觀照它呢?因此應該瞭解自己的心。在經文中,「有」是指由於生起、薰習或一再發生而存在。「沒有」是指由於不生起或透過觀照或禪定來驅除而不存在。
為什麼欲欲會生起呢?我們必須了知:欲欲蓋乃是由於對可喜、可愛、可樂的感官目標不如理作意而生起的。這樣的可愛目標可以是欲樂本身或能產生欲樂的事物。
什麼是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乃是不善巧的、錯誤的作意;或者不如理作意可以解釋為視無常為常、視苦為樂、視無我為我、視不淨為淨的作意。
從究竟諦(勝義諦)的角度來看,沒有男人、女人、父親、母親、我、他人等。如果你視無常為常而作意有父親、母親、兒子、女兒、朋友等,那就是不如理作意;基於這種不如理作意,互相執著的貪欲就會生起。
第二種不如理作意是視苦為樂:五蘊是苦的,因為它們不斷地受到生滅逼迫;但如果你不如理作意,就會認為五蘊是樂的。如何?例如你見到好朋友時說:「我很高興見到你。」那就是視苦為樂。
第三種不如理作意是視無我為我:五蘊是無我的,如果你視它們為我,那就是不如理作意。人們所誤以為存在的「我」可分為兩種,即身見與我想。「我想」即世間通稱我見。根據世俗諦,我們說有父親、母親、我、他等,然而如果相信他們真的存在,那就是我想。五蘊迅速地生滅,沒有恆長不變的實質。如果你視無我為我而作意:「這是我的父親;這是我的母親;這是我;這是他;這是她」,那就是不如理作意;基於這種不如理作意,互相執著的貪欲就會生起。
第四種不如理作意是視不淨為淨:我們的身體充滿不淨物,例如頭髮、身毛等三十二身分。如果有人將這些身分拆開來放在桌子上,你會喜歡那一身分呢?你能說它們是淨(美麗)的嗎?由此可知事實上身體是不淨的,但有時你可能會想:「這個男人很英俊;那個女人很美麗」,那就是不如理作意。基於不如理作意,貪欲就會生起。
於滅除欲欲的六種方法:
一、取得不淨的目標(直到獲得取相);
二、致力於修行不淨觀,直到近行定或禪那;
三、守護根門;
四、飲食適量;
五、親近善知識;
六、有助於滅除欲欲的適當言論。
五取蘊是能被執取的諸蘊,它們是作為執取之因的一組現象。關於「蘊」,在《相應部.蘊相應》裡,佛陀說:
「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遠、近十一種色是色取蘊……十一種受是受取蘊……十一種想是想取蘊……十一種行是行取蘊……十一種識是識取蘊。」
什麼執取諸蘊?執取諸蘊的主要是無明、邪見及渴愛。由於這些煩惱執取色、受等諸蘊,因此後者被稱為色取蘊、受取蘊等等。它們如何成為被執取的目標呢?事實上,人的身體只是由二十八種色法所組成而已,但如果你作意自己的身體為「我的身體」,並且相信那是你的,那就是邪見,而貪欲也會因而生起。你可能會執著自己的身體及別人的身體,例如你父親、母親、兒子、女兒的身體。如果你相信他們是真實存在,那就是邪見;如果你執著他們,那就是貪欲。如是,邪見、貪欲等煩惱能執取色蘊等而生起。
無明是因,業生色是果。由於愛生起,所以業生色生起;愛是因,業生色是果。由於取生起,所以業生色生起;取是因,業生色是果。由於行生起,所以業生色生起;行是因,業生色是果。由於業生起,所以業生色生起;業是因,業生色是果。」然後觀照業生色的生時,那就是「成相」,亦即剎那生。
還未被消化的食物是由時節生色聚組成。在腸胃裡有一種稱為命根九法聚的業生色聚,它含有地、水、火、風、顏色、香、味、食素及命根這九種色法,其中的火稱為消化之火。食物中時節生色聚裡的食素受到消化之火支助時,就會產生含有八種色法的食生色聚,其中的食素稱為食生食素。當食生食素支助業生、心生、時節生食素及在之前生起的食生食素時,後者就會產生新的食生色聚,因此你應該觀到由於食素生起,所以食生色生起;食素是因,食生色是果,然後再觀食生色的剎那生。
屬於果報的受、想、行、識四名蘊都有相同的五個過去因,即無明、愛、取、行及業。受、想、行三名蘊擁有相同的現在因,即觸、依處、目標及相應名法。觸的作用是把名法及目標連接起來;如果沒有觸,受、想、行就不能緣取目標,也就不能生起。對於人,每一個名法都必須依靠依處色才能生起,例如在結生剎那的名法依靠心所依處色而生起,因此沒有依處就不可能有名法產生。每一個名法都必須緣取目標才能生起,因此目標也是導致名法生起的現在因。再者每一個名法都不能單獨地生起,必須與相應的名法同時生起。由於四名蘊必須互相依靠地生起,因此它們互相作為因果,即是說:如果取受蘊為因,其他三名蘊則是果;如果取想、行、識三名蘊為因,受蘊則是果;其他種情形也應如此理解。你應該如此觀照受、想及行三蘊的因緣生,然後再觀它們的剎那生。
當你在未來證得阿羅漢道時,一切的煩惱皆滅盡,而當你證入般涅槃時,除了時節生色之外,五蘊皆滅盡。煩惱滅盡是因,五蘊滅盡是果,這即是因緣滅。五蘊的瞬間壞滅時則是剎那滅。
能夠觀到五蘊的因緣生滅及剎那生滅時,你就能明白佛陀在這一節經文裡所說的「這是色,這是色的生起,這是色的壞滅;這是受,這是受的生起,這是受的壞滅等等。」
在解釋依五取蘊而修行法念處之後,佛陀繼續解釋依十二處而修行法念處的方法。
「再者,諸比丘,比丘依六內處與六外處而安住於觀法為法。
諸比丘,比丘如何依六內處與六外處而安住於觀法為法呢?
在此,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他了知耳根,了知聲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他了知鼻根,了知香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他了知舌根,了知味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他了知身根,了知觸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他了知意根,了知法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及意根就是六內處;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及法塵是六外處。
你應該選眼睛裡的一粒透明色聚來分析,照見它的十種色法,即地、水、火、風、顏色、香、味、食素、命根及淨色(透明色)。在眼睛裡只有兩種淨色,即眼淨色與身淨色。如何確定所照見的淨色是眼淨色而不是身淨色呢?你應該觀那淨色,然後看離開該淨色一段距離的一群色聚之顏色。如果那顏色撞擊該淨色,那麼它就是眼淨色,否則就是身淨色。觀到眼淨色之後,就應該觀它的特相、作用、現起及近因。
眼淨色的特相是準備讓色塵撞擊的四界之淨(四界之透明性)。當你如前所述地見到顏色撞擊眼淨色時,就是見到了此特相。什麼是透明?它必須是某個東西的透明。例如我們說玻璃是透明的、水是透明的,那是因為有玻璃及水才能如此說;同樣地,必須知道眼淨色即是同一粒色聚裡四界的透明性。
註疏舉出眼淨色的另一個特相,即以色愛(想見顏色之欲)為因緣的業生四界之透明性。對於這一個特相,你必須修到緣起才能明白。在過去世,你基於想要見顏色之欲而造下行與業,該欲即包含無明、愛與取,因此在過去世你即造下無明、愛、取、行與業這五個因。
眼淨色的作用是牽引或帶引眼門心路過程到色塵。只有當顏色撞擊眼淨色時,眼門心路過程才能生起;如果沒有眼淨色,眼門心路過程就不能生起。
眼淨色的現起是作為眼識的依處,也作為與眼識相應的觸、受、想、思、命根、作意及一境性這七個心所的依處,因為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裡,心(識)和心所同生、同滅、緣取同一個目標、依靠同一個依處生起,這是心和心所共同擁有的四相。在眼識剎那裡,它們所緣取的目標是顏色,所依靠的依處是眼淨色。在眼睛裡有數不盡的透明色聚及不透明色聚,亦即有數不盡的眼淨色,但每次眼識只依靠一個眼淨色而生起,這是為何佛陀在說到「比丘了知眼根」時用單數詞來表達「眼根」。但佛陀在說到「他了知色塵」時則用複數詞來表達「色塵」,因為眼識可以同時緣取一群色聚的顏色(許多個顏色)作為目標。
顏色的特相是撞擊眼淨色。若要觀到這一點,應該先觀一個眼淨色,然後看一群色聚的顏色。當那顏色撞擊該眼淨色時,你就觀到了顏色的特相。
顏色的作用是作為眼識的目標。若要觀到這一點,你應該先觀一個眼淨色,再觀意門,然後看一群色聚的顏色。當那顏色同時撞擊該眼淨色及意門時,眼門心路過程就生起。該心路過程的第一個心是五門轉向心,第二個心是依靠眼淨色而生起的眼識,此眼識緣取撞擊眼淨色的顏色為目標。
顏色的現起是作為眼識之行處(境)。作為眼識的目標及作為眼識之行處兩者有什麼差別呢?眼識必須緣取顏色為目標才能生起,而一個顏色可以重複地被許多眼識緣取,因此它是眼識的行處,即眼識常去的地方。
顏色的近因是同一粒色聚裡的四界,而不是其他色聚裡的四界。
至此我已經解釋「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塵」,接下來我應當解釋「他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它的意思是:他依特相、作用、現起和近因了知依靠眼根及色塵而生起的十種結。十種結是:欲欲、瞋恨、我慢、邪見、疑、戒禁取見、有欲(想要繼續存在之欲)、嫉、慳及無明36。
這十種結如何生起?對於取顏色為目標而生起的十種結,眼淨色及顏色都是它們的因,但它們的近因是不如理作意,即視無常為常、視苦為樂、視無我為我、視不淨為淨。
(一)若人取樂於呈現在眼門的可喜色塵,就生起了欲欲結。若要在實修時觀到欲欲結,你必須已修到能觀照究竟色法。你應該先觀眼門及意門,然後看一群色聚的顏色,無論內或外、有情或非有情的顏色都可以,最好是漂亮的顏色,例如你喜歡的人或黃金之顏色。當那顏色同時撞擊該眼淨色及意門時,眼門心路過程就生起。如果該心路過程中的五門轉向心及確定心作意該顏色為漂亮,欲欲就會在確定心之後的速行心中生起。欲欲不能單獨生起,而必須與相應名法同時生起。根據情況的差異,欲欲速行心中的名法可以是二十、十九、二十二或二十一個。關於這點,我建議你在實修時理解它們之間的差別。其他結也都是生起於速行心中的名法。
(二)若人由於見到不可喜色塵而感到討厭,就生起了瞋恨結。若要觀到瞋恨結,應該選你討厭的顏色為目標。舉例而言,假設你有一張白紙,而別人卻用墨汁把它弄髒了,當你不如理地作意那討厭的髒色時,瞋恨就會生起。
(三)若人心想:「只有我才能如實地觀照此色塵」,就生起了我慢結。譬如說你已熟練於觀照究竟色法,而這次的禪修營已經過了一個多月,卻還有許多人不能觀到究竟色法,此時你或許會想:「嘿!這些人真笨,修了一個多月,連色聚都看不到!」你心中就生起了我慢結。
(四)若人認為色塵是常的,就生起了邪見結。要觀到這一點,一個好辦法是觀你家裡大理石的顏色,譬如你作意:「這大理石的顏色真漂亮;昨天它就是這麼漂亮,前天也是,更久之前也是。」如此你心中就生起了邪見結。
(五)若人想:「色塵是有情或是屬於某個有情?」,譬如你觀一群色聚的顏色,然後猜疑它是否本身就是有情或是屬於某個有情所有,你心中就生起了疑結。
(六)若人實行儀式,心想:「實行這些儀式就能在未來獲得這樣的事物」,就生起了戒禁取見結;這尤其會發生在信仰印度教的人。
(七)若人發願投生到善趣,心想:「在善趣裡,就能輕易地獲得此色塵」,就生起了有欲結。
(八)若人不滿地心想:「如果別人得不到這色塵,那該多好!」,就生起了嫉結。
(九)若人不能忍受跟別人分享自己的色塵,就生起了慳結。慳並不是貪吝,而是不能忍受別人用你的東西;如果別人還是用它,你就會生氣,因此慳與瞋恨相應,而不與貪欲相應。
(十)無明結依俱生緣跟前述的欲欲等一切結同時生起。
如果能依照眼門心路過程觀照這十結及與它們相應的名法,你就已經「了知依靠此眼根及色塵而生起的結」。
佛陀在三藏中開示各種法,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令人領悟四聖諦。
「再者,諸比丘,比丘依四聖諦而安住於觀法為法。
諸比丘,比丘如何依四聖諦而安住於觀法為法呢?
在此,諸比丘,比丘如實地了知:『這是苦。』如實地了知:『這是苦的原因。』如實地了知:『這是苦的息滅。』如實地了知:『這是導致苦息滅的修行方法。』」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比丘捨棄愛欲,如實地了知三界中的一切行法都是苦,如實地了知造成苦生起的過去因,如實地了知苦與苦因的滅盡為涅槃,及如實地了知透視苦、捨棄苦因、證悟涅槃的聖道。
修行念處的成果(satipatthanabhavananisamso)
「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處七年的人,可望得到兩種成果之一:今生證得阿羅漢果;若還有煩惱未盡的話,則證得阿那含果。
不用說七年,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處六年的人,可望得到兩種成果之一:今生證得阿羅漢果;若還有煩惱未盡的話,則證得阿那含果。
不用說六年,諸比丘……
不用說五年,諸比丘……
不用說四年,諸比丘……
不用說三年,諸比丘……
不用說二年,諸比丘……
不用說一年,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處七個月的人,可望得到兩種成果之一:今生證得阿羅漢果;若還有煩惱未盡的話,則證得阿那含果。
不用說七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六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五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四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三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二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一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半個月,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處七天的人,可望得到兩種成果之一:今生證得阿羅漢果;若還有煩惱未盡的話,則證得阿那含果。
這就是為什麼說:『諸比丘,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愁與悲傷、滅除痛苦與憂惱、成就正道與現證涅槃的單一道路,那就是四念處。』」
世尊如此開示之後,諸比丘對世尊的話感到愉悅與歡喜。
佛陀在本經中所說的七天至七年時限乃是針對五根力量中等之人而言;若是慧根敏銳之人,例如舍利弗尊者那位金匠出身的弟子,則能於早上聽聞佛陀指導,而在傍晚就證悟阿羅漢果;若是慧根遲鈍之人,例如摩訶尸婆尊者,那麼就需要超過七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證悟阿羅漢果。
註釋裡說,佛陀開示完《大念處經》之後,有三萬名比丘證得阿羅漢果。因此大家應當激起堅定的信心,為了就在今生證悟涅槃而勇猛精進地修行。
願大家早日證悟涅槃;願正法久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