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不善心


akusalacittani

八貪根心(lobhamulacittani



Tattha katamam kamavacaram?



  1.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2.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3.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4.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5.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6.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7.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8.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Imani attha pi lobhasahagatacittani nama.



當中屬於欲界心的是什麼?



1.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2.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3.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4.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5.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6.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7.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8.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這八類心名為貪俱。



 



不善心:


分析不善心時,《阿毗達摩論》首先依最顯著的「根」(mula, hetu)把它們分類;在此的三不善根是貪(lobha)、瞋(dosa)、痴(moha)。根據《阿毗達摩論》,貪與瞋是不共存的:它們不能共存於同一心。由此,以貪作為主根的心名為「貪根心」;這類心共有八個。以瞋作為主根的心名為「瞋根心」;這類心共有兩個。作為第三不善根的痴根存在每一個不善心裡。由此貪根心與瞋根心裡也都有痴,作為潛在之根。儘管如此,在有些心裡,也有痴是不與貪瞋俱行的;這類心共有兩個,稱為「痴根心」。(見表1-2

貪根心


lobhamulacittani):分析三類不善心時,《阿毗達摩論》以分析貪根心為始,因為在提及不善根時,都是先提及貪。巴利文lobha(貪)包括一切不同程度的貪,從極強的慾望或貪婪,至極其微細的喜愛或執著。依據三個成對的原則,貪根心可分為八種。第一是視與其相應的「受」(vedana)是悅受或捨受;第二是視其心是否與邪見相應;第三是視其心是有行或無行。從這三個因素所變化出來的心一共有八種。

悅俱


somanassasahagata):巴利文somanassa源自su(愉悅)與manas(意);因此直譯其義則是「愉悅的意境」。悅是一種感受,專指心的樂受。一切心都與某種受相應,而此受則可能是身或心的感受;是樂,或苦,或捨受。悅受是心的感受,不是身的感受;是樂受而不是苦或捨受。此受與這種心「俱行」(sahagata)是因為它與心不可分離地交織在一起,有如二河之水會合之後,融為一體而不能分別。

《阿毗達摩論》解說四種貪根心為悅俱,另外四種貪根心則是「捨俱」(upekkhasahagata)。在巴利聖典裡,upekkha一詞常用以代表殊勝的捨心或平等心,即不會受到不平等或偏愛動搖的心。然而,在此這一詞純粹用以代表「捨受」,即心不傾向於愉悅或不樂的感受。捨受與感受目標兩端的樂受和苦受相反,它以中庸的方式感受目標。由此捨受也稱為「不苦不樂受」(adukkhamasukha vedana)。



邪見相應


ditthigatasampayutta):依受(悅俱或捨俱)把貪根心分為兩類之後,那些心又可依據是否與邪見相應而再分類。巴利文ditthi意為「見」;除非加上前綴詞「正」(samma),它即是指邪見(miccha ditthi)。與貪根心俱行的邪見是(不正確的)深信、信仰、意見或觀念。這邪見可以提供此心理論上的肯定,因而加強它的執著;或者這邪見也可以成為執著的對象。邪見一共與四種心相應:兩個悅俱,另兩個捨俱。另外四種貪根心則是邪見不相應(ditthigata-vippayutta);這種心的貪在執行其作用時,並沒有受到邪見的肯定。

「無行」或「沒受到慫恿」


asankharika):第三個分別貪根心的原則是有沒有受到慫恿。具有多層面含義的「行」(sankhara)這一詞在此是專指慫恿、煽動、激起(payoga)或採取某種「方便或方法」(upaya)。這慫恿可以是來自他人或自己;可以是身、語或純屬意識的慫恿。當他人通過身體行動激使我們生起某心,或進而依該心行動時,該煽動即是屬於「身」。當他人採用命令或勸說的方法時,它即是屬於「語」。當我們通過思慮或意志壓制內心的抗拒,而刻意激起某種心時,它即是屬於「意」。沒有受到慫恿或以某種方法刺激,而自動生起的心稱為「無行」。有受到慫恿或以某種方法刺激,而後才生起的心稱為「有行」(sasankharika)。對於貪根心,有四種心是無行或自動;另四種心是有行或有受到慫恿。

二瞋根心(dosamulacittani



9. Domanassasahagatam patighasam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10. Domanassasahagatam patighasam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Imani dve pi patighasampayuttacittani nama.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一心。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一心。


這兩種名為瞋恚相應心。




瞋根心dosamulacittani):《阿毗達摩論》裡所分析的第二種不善心是瞋根心;此根是三不善根的第二根。此心共有兩種,之間的差異只在於無行(不受慫恿)或有行(受慫恿)。跟能與悅或捨兩種感受之一生起的貪根心相反,瞋根心只能與一種感受同生,即:憂受。再者,跟貪根心不一樣的是,瞋根心並不會與邪見相應地生起。雖然邪見能夠鼓動發怒,但根據《阿毗達摩論》,邪見並不能與瞋恚同時在同一心裡生起;而只能在不同的時候,於不同的心裡生起。



憂俱


domanassasahagata):與瞋根心俱行的受是憂受。巴利文domanassa源自du(惡)與manas(意),指「心的苦受」。此受只與瞋根心俱行,而這類心也必定與此受俱行。由此「憂」或「心的苦受」永遠是不善的;於這方面,它跟在業上屬於無記的「身的苦受」不同,也跟在業上可以是善、不善或無記的悅受與捨受相異。

瞋恚相應


patighasampayutta):貪根心的名稱已表明該心是與貪相應;然而在命名瞋根心時,卻用與瞋(dosa)同義的「瞋恚」或「厭惡」(patigha)。厭惡包括了各程度的反感,從最強烈的暴怒,至極微細的煩躁。直譯patigha(瞋恚或厭惡)的意義是「反擊」,顯示它是心反抗、排斥或毀滅的態度。

雖然憂與瞋恚時常都相應俱行,但應明了它們之間相異的素質。憂(


somanassa)是體驗不好的感受;瞋恚(patigha)是心厭惡或煩躁的態度。對於五蘊,憂是屬於受蘊(vedanakkhandha);而瞋恚則屬於行蘊(sankharakkhandha)。

二痴根心(mohamulacittani



11. Upekkhasahagatam vicikicchasampayuttam ekam.


12. Upekkhasahagatam uddhaccasampayuttam ekam.


Imani dve momuhacittani nama.


Icc’evam sabbatha pi dvadasakusalacittani samattani.



捨俱疑相應一心。


捨俱掉舉相應一心。


這兩種心名為純粹涉及痴。


如是總結所有十二不善心。



痴根心


mohamulacittani):這最後一組不善心包含了缺少貪瞋二不善根的不善心。一般上愚痴會導致貪或瞋也隨之生起。然而,儘管貪根和瞋根心裡也有痴,但它在其中的作用是次要的。相反地,在這最後兩種不善心,痴是唯一的不善根,因此它們被列為痴根心。由於痴的作用於這兩種心特別顯著,它們也被形容為純粹涉及痴的心(momuhacitta);巴利文momuha(純粹涉及痴)是moha(痴)的強調語。痴最為顯著的心有兩種:其一與疑相應,另一者則與掉舉相應。

捨俱


upekkhasahagata):即使是面對可喜所緣(目標),若生起的是痴根心,該目標的體驗則不再是可喜,由此悅受也就不會生起。同樣地,當不可喜所緣不被體驗為可厭時,憂受也不會生起。再者,當心受到疑或掉舉困擾時,它無法對目標下個正面或負面的判斷,由此它不能與悅受或憂受相應。基於這些原因,與這兩種心俱行的受是捨受(upekkha

疑相應


vicikicchasampayutta):對於巴利文vicikiccha,諸論師提出兩個詞源學的說明:一、由於思緒紛雜困亂而致的困惑;二、缺少智慧解決問題。這兩項解釋皆顯示「疑」(vicikiccha)是指由於顯著的愚痴而致的困惑、懷疑或猶豫不決。與此疑相應的心是第一種痴根心。

掉舉相應


uddhaccasampayutta):掉舉是不平靜、心散亂或煩躁;而受此掉舉困擾的心是第二種痴根心。根據《阿毗達摩論》,掉舉心所存在所有十二種不善心裡(見第二章、節十三),但在其他十一種心當中,其力(satti)相對地微弱,而其作用也就屬於次要。然而,在這最後一種的不善心裡,掉舉成為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只有此心稱為「掉舉相應」。

應注意這兩種痴根心是沒有「無行」或「有行」的分別。對於這點,諸論師給與不同的解釋。《阿毗達摩義廣釋》和註解《清淨道論》的《大疏鈔》認為無行與有行兩者皆不適用於此,故而把它們省略。這兩部論著說,由於此二心缺少自然的敏銳力,所以不能稱它們為無行或自動;亦由於沒有人會在任何情況裡刻意地激起它們,所以也不能稱之為有行或受到慫恿。然而列迪長老不讚同這觀點;他認為此二心純粹是無行的。他反駁道:「既然此二心依其自性自然地生起於諸有情,它們的生起無需通過任何方法刺激或煽動。因此,它們純粹是無行的,這是為何在此並沒有提及無行或有行的原因。」



不善心之總結



Atthadha lobhamulani


Dosamulani ca dvidha


Mohamulani ca dve’ti


Dvadas’akusala siyum.



貪根心有八,


瞋二及痴二;


如是不善心,


共有十二種。



對於八種貪根心,可通過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




  1. 一位認為偷盜無罪的男孩,高興與自動地,從水果店偷了一粒蘋果。



  2. 一位認為偷盜無罪的男孩,在受到朋友慫恿之後,高興地從水果店偷了一粒蘋果。




    3-4. 各與第一和第二項相似,差異只在於該男孩並沒 持有任何邪見。


    5-8. 這四項各與第一至第四項類似,差異只在於該男 孩偷盜時的心是平捨的。


    對於兩種瞋根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



    9. 某位男人在暴怒之下,毫不思慮地殺了另一人。


    10. 某位懷恨的男人在思慮之後殺了另一人。


    對於兩種痴根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




    1. 由於愚痴,某人懷疑佛陀的證悟,或懷疑佛法對於導向涅槃是否有效。



    2. 由於散亂的心,某人無法專注於任何目標。



      十四不善心所akusalacetasika


      (1) Moho, (2) ahirikam, (3) anottappam, (4) uddhaccam, (5) lobho, (6) ditthi, (7) mano, (8) doso, (9) issa, (10) macchariyam, (11) kukkuccam, (12) thinam, (13) middham, (14) vicikiccha ca ti cuddas’ime cetasika akusala nama.




      一、痴;二、無慚;三、無愧;四、掉舉;五、貪;六、邪見;七、慢;八、瞋;九、嫉;十、慳;十一、惡作;十二、昏沉;十三、睡眠;以及十四、疑:這十四種名為不善心所。



      一、痴


      moha):痴是無明(avijj
      a)的同義詞。其特相是心盲目或無智(abbana,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徹知目標的真實性;現起是沒有正見或心昏暗;近因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ara,即作意目標為常、樂、我、淨等)。應知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

      二、三、無慚


      ahirika與無愧anottappa):無慚的特相是不厭惡身語惡行(或無恥於惡行);無愧的特相是不害怕惡行。它們各自的作用是無恥地為惡和無懼地為惡;現起是不退避於造惡;各自的近因是不尊重自己和不尊重他人。

      四、掉舉


      uddhacca):掉舉(散亂)的特相是不平靜,如被風吹起漣漪的水;作用是令心不穩定,如風吹動旗幡;現起是混亂;近因是對散亂之心起不如理作意。

      五、貪


      lobha):貪是第一個不善因,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執著與執取。其特相是執著目標;作用是黏著目標,如肉黏著熱鍋;現起是不能捨棄;近因是認為導致束縛之法有樂味。

      六、邪見


      ditthi):此見是指錯見。其特相是不明智(錯誤)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錯誤地認為(行法是常、樂、我、淨);現起是錯誤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願見聖者(ariya),等等。

      七、慢


      mana):慢的特相是驕傲;作用是自稱自讚;現起是虛榮;近因是與見不相應的貪。它好比發了瘋。

      八、瞋


      dosa):瞋是第二個不善因,包括了一切及各程度的反感、惡念、生氣、煩躁、惱怒、怨恨。其特相是兇惡殘暴;作用是怒燒自己的依處,即它所依靠而生起的名色法;現起是毀壞(身心或自己與他人的福祉);近因是(九或十種)瞋怒事(
      aghatavatthu)。

      九、嫉妒(issa):其特相是嫉羡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喜他人的成就;現起是厭惡(不能忍受看到)他人的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



      十、慳(macchariya):其特相是隱秘自己已得或當得的利益;作用是不能忍受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利益;現起是躲避(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得)和吝嗇;近因是自己的成就。



      十一、惡作(追悔,kukkucca):惡作是追悔已造之惡(或當行而未行之善)。其特相是事後追悔;作用是追悔已造(的惡),以及沒有實行(的善);現起是憶起時感到後悔;近因是已造的惡及未行的善。



      十二、昏沉(thina):昏沉是心的軟弱或沉重。其特相是缺乏精進;作用是去除精進;現起是心的消沉;近因是不如理地作意無聊或怠惰。



      十三、睡眠(middha):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其特相是不適業;作用是閉塞(識門);現起是昏昏欲睡;近因與昏沉的一樣。



      昏沉與睡眠必定同時發生,且與精進對立。昏沉有如心的病;睡眠則有如心所的病。這一對是五蓋之一,由尋心所對治。



      十四、疑(vicikiccha):在此疑是指宗教上的疑;在佛教的角度來看即是不能相信佛、法、僧三學(以及對過去世、對未來世、對過去世與未來世、對緣起有疑心)。其特相是懷疑;作用是起動搖;現起是猶豫不決及有多種立場;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


    不是只是佛學名相而已


    這些是每個未能有效有力淨化貪嗔癡的眾生


    心意識中可以常見的不善煩惱的內心活動


    或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知己是清楚自己


    知彼是要清楚這些煩惱的偽裝與樣貌...


    經上是說要知道其特相.作用.現起與近因跟有效的對治方法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與心念的微細遷變


    不清楚這些心念煩惱的不善過失與遠近危險


    又不知道怎麼有效對治


    那又如何可以在第一時間有效有力的


    斷惡修善


    自淨己意呢


    像跟千軍萬馬的敵軍作戰的戰士一樣


    馬上就是被自己內心的煩惱敵軍給秒殺了


    受困於煩惱慘不忍睹


    即使沒有馬上斷氣


    也是要死不死的要活不活的在千軍萬馬的敵軍陣中垂死掙扎


    或是直接想棄械投降成為煩惱軍隊的一員就好了


    ....


    我想


    是不是大家覺得看見千軍萬馬的煩惱敵軍可怕又也打不贏


    所以也不用去多了解敵軍的狀況是如何


    直接當個鴕鳥或是讓自己生活像個牛仔一樣很忙


    忙著繼續讓生活運轉忙著討論佛法修行的話題


    繼續的貪繼續的瞋癡繼續的驕慢懷疑繼續的無明...


    直接讓自己是千軍萬馬的煩惱敵軍的一員


    比讓自己去面對內心的不善煩惱的千軍萬馬實在是輕鬆多了


    這種自淨己意的內心善與不善的戰爭


    佛陀是贏了


    我卻沒把握自己會不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但要當佛教徒的話就要有心理準備面對自己內心的千軍萬馬的煩惱敵軍


    其實


    現在說不想當佛教徒的話就可以避免這種內心的不善暗黑敵軍了嗎...我想是沒這麼美的


    自淨己意已經不只是佛教徒的功課與修行而已


    只要有想著離苦得樂的任何一個有情眾生


    這場內心之戰就必須這個有情眾生自己去面對


    幸運的是佛教徒有許多佛陀的教法可學習


    有許多經典秘笈與兵法敎你怎麼去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跟清淨道論可以算是基礎入門...


    有了兵法秘笈有要戰士自己隨時隨地能熟悉活用善用對治方法才能達到實際功效而百戰百勝


    成為一個成功勇敢的斷惡修善自淨己意的百戰百勝的修行戰士...


    ....


    有時只是讀讀兵法秘笈也能讓身陷煩惱千軍萬馬陣中的戰士


    生起一點勇氣繼續要死不死的撐下去


    只要活著不放棄目標與堅持就會有機會反敗為勝


    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owdham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