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分之概要
(
bodhipakkhiyasangaha)節廿四:四念處
Bodhipakkhiyasangahe cattaro satipatthana: kayanu-passana-satipatthanam, 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m, cittanupassana-satipatthanam, dhammanupassana-satipat-thanam.
在菩提分之概要裡有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節廿四之助讀說明
菩提分:
直譯巴利文bodhipakkhiyadhamma即是「覺悟一方之法」。雖然這一語很少出現在經裡,但後期的著作常採用它作為佛陀把其教法濃縮之後而剩下的三十七法的總稱(見《長部‧經十六》及《中部‧經七十七》)這些法被稱為菩提分是因為它們有助於覺悟,即證得出世間四道智。如這一篇所示,三十七菩提分可分為七組。四念處
(satipatthana):在此巴利文patthana可作兩種解釋,即:「建立起」(upatthana)及作為「念」(sati)的「立足處」。此四念處是一套對正念與觀智完整的禪修方法。《長部‧經十》及《中部‧經廿二》詳述了該修習法;《相應部‧念處相應》則收集了一些有關修習念處的較短的經。四念處都有同一個要義,即具有正念地觀照諸法。它們之間的差別只在於正念所觀照的四種目標──身、受、心與法。最後一種包括了五蓋、五蘊、六處、七覺支及四聖諦等法。修習四念處與修習八聖道分的正念相等。
節廿五:四正勤
Cattaro sammappadhana: uppannanam papakanam dhammanam pahanaya vayamo, anuppannanam papakanam dhammanam anuppadaya vayamo, anuppannanam kusalanam dhammanam uppadaya vayamo, uppannanam kusalanam dhammanam bhiyyobhavaya vayamo
四正勤:一、精進於斷除已生的惡法;二、精進於防止未生的惡法生起;三、精進於令未生的善法生起;四、精進於令已生的善法增長。
節廿五之助讀說明
四正勤
(sammappadhana):在此精進心所執行了四種作用。這四正勤與八聖道分的正精進相等。節廿六:四成就之法(四神足)
Cattaro iddhipada: chandiddhipado, viriyiddhipado, cittiddhipado, vimamsiddhipado.
四成就之法:一、欲為成就之法;二、精進為成就之法;三、心為成就之法;四、觀為成就之法。
節廿六之助讀說明
四成就之法
(iddhipada):在此巴利文iddhi(成就)是指一切通過勤修佛陀的教法而證得的廣大與出世間法。獲得這些成就的主要方法即稱為「成就之法」。這四法與四增上法相等(見節二十)。只要是作為達到目標的主要成份,該些法即是增上法;然而,只有在運用它們於證得佛教的目標時才能算是成就之法。成就之法包括世間與出世間法兩者。節廿七:五根
Pabc’indriyani: saddhindriyam, viriyindriyam, satindriyam, samadhindriyam, pabbindriyam.
五根: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
節廿八:五力
Pabca balani: saddhabalam, viriyabalam, satibalam, samadhibalam, pabbabalam.
五力: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根;五、慧力。
節廿七至廿八之助讀說明
根與力擁有相同的五種心所,儘管這兩組的作用並不一樣。根是在其範圍之內執行支配作用的心所;力則是該些心所不會受到對立之法動搖。因此五根在它們各自的勝解(
adhimokkha)、致力(paggaha)、警覺(upatthana)、不散亂(avikkhepa)及照見(dassana)範圍裡執行其支配的作用;如此它們協助對治對立之法:猶豫不決、懈怠、失念、散亂及愚痴。五力即是這五法不受到對立之法不動搖與無法擊敗的一面。在培育五根時必須平衡信與慧,以避免輕易盲信與機智狡詐兩端;以及平衡精進與定,以避免心散亂煩躁與軟弱無力。然而,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具備極強的念根,因為念能夠看管其餘諸根的提昇,以及確保它們平衡。節廿九:七覺支
Satta bojjhanga: satisambojjhango, dhammavicaya-sambojjhango, viriyasambojjhango, pitisambojjhango, passaddhisambojjhango, samadhisambojjhango, upekkha-sambojjhango.
七覺支:一、念覺支;二、擇法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六、定覺支;七、捨覺支。
節廿九之助讀說明
在七覺支當中,擇法覺支(
dhammavicaya)是慧的一個名稱,即如實知見名色法的觀智。輕安(passaddhi)是指心與心所兩者的輕安(見第二章、節五)。捨(upekkha)在此是指屬於遍一切美心心所的中捨性心所,而不是捨受。擇法、精進與喜三覺支對治心的軟弱無力;輕安、定與捨三覺支則對治心的激動。念覺支則確保這兩組平衡,不會有其中一者強過另一者。節三十:八道分
Attha maggangani: sammaditthi, sammasankappo, sammavaca, sammakammanto, samma-ajivo, sammavayamo, sammasati, sammasamadhi.
八道分: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節三十之助讀說明
在八道分當中,正見是了知四聖諦的慧心所。正思惟是把心導向出離、無瞋與無害的尋心所。第三至第五道分則與三離心所相同(見第二章、節六)。正精進與四正勤相同(節廿五)。正念與四念處相同(節廿四)。正定則被定義為經教的四禪(見《長部‧經廿二》)。
節卅一:說明
Ettha pana cattaro satipatthana ti sammasati eka va pavuccati. Tatha cattaro sammappadhana ti ca sammavayamo.
於此,四念處可說為一正念。同樣地,四正勤可說為一正精進。
Chando cittam upekkha ca saddha-passaddhi-pitiyo
Sammaditthi ca sankappo vayamo viratittayam
Sammasati samadhi ti cuddas’ete sabhavato
Sattatimsappabhedena sattadha tattha sangaho.
依自性,三十七分裡的七組包含了十四法:欲、心、捨、信、輕安、喜、正見、思惟、精進、三離、正念與定。
Sankappa-passaddhi ca pit’upekkha
Chando ca cittam viratittayab ca
Nav’ekatthana viriyam nav’attha
Sati samadhi catu pabca pabba
Saddha dutthan’uttamasattatimsa
Dhammanam eso pavaro vibhago.
Sabbe lokuttare honti na va samkappapitiyo
Lokiye pi yathayogam chabbisuddhippavattiyam.
對這三十七殊勝法的分析如下:思惟、輕安、喜、捨、欲、心與三離九法只現於一處;精進現於九處;念八處;定四處;慧五處及信兩處。
在出世間(心)裡,這一切都會出現,但有時候則會除去思惟與喜。在世間心裡,它們也會根據情況出現在六清淨裡。
節卅二至卅三之助讀說明
在節卅二裡,三十七菩提分被縮小成十四各別法,其中之一是心,其餘十三個是心所。節卅三總計了該些各別法在諸菩提分裡出現的次數。
精進出現九次為:四正勤、成就之法、根、力、覺支與道分。
念出現八次為:四念處、根、力、與道分。
定出現四次為:根、力、覺支與道分。
慧出現五次為:成就之法、根、力、覺支與道分。
信出現兩次為:根與力。
其餘的只出現一次。
屬於第二禪層次及以上的出世間心裡並沒有思惟,因為正思惟是尋心所,而屬於第二禪層次及以上的出世間道心與果心是無尋的。同樣地,在屬於第四及第五禪層次的出世間心裡也沒有喜。
六清淨
(chabbisuddhi):在七清淨當中,首六清淨是屬於世間的階段,第七清淨是屬於出世間的階段(見第九章、節廿二)。這六清淨是把戒定慧三學擴大之後而成的分類。第七階段是證悟出世間道。一切之概要
(
sabbasangaha)節卅四:五蘊
Sabbasangahe pabcakkhandha: rupakkhandho, vedanakkhandho, sabbakkhandho, sankharakkhandho, vibbanakkhandho.
在一切之概要裡的五蘊是:一、色蘊;二、受蘊;三、想蘊;四、行蘊;五、識蘊。
節卅四之助讀說明
一切之概要:
在這一篇裡,作者的目的是收集在《阿毗達摩論》裡包含了一切各別法的分類法。列出這些分類法並不是為了發展抽象的本體學,而是為了顯示觀智觀照範圍之內的諸法。這符合了佛陀所說的:「若不實知一切、不遍知一切,人們絕對無法滅盡苦。」(《相應部》35:26/iii,47)五蘊:
巴利文khandha(蘊)的意思是「組」、「堆」或「聚集」(rasi)。佛陀把有情分析為這五蘊。在諸經裡他說道:「無論是那一類色,是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或近,這一切都稱為色蘊。」對於其他四蘊也是如此。(《相應部》22:48/iii,47)在前文已解釋了五蘊與四究竟法之間的關係(見第一章、節二)。節卅五:五取蘊
Pabc’upadanakkhandha: rupupadanakkhandho, vedanu-padanakkhandho, sabbupadanakkhandho, sankharupadanak-khandho, vibbanupadanakkhandho.
五取蘊:一、色取蘊;二、受取蘊;三、想取蘊;四、行取蘊;五、識取蘊。
節卅五之助讀說明
五取蘊:
這五法稱為upadanakkhandha(取蘊),因為它們組成了執取的目標。佛陀說:「無論是那一類與漏有關及會被執取的色,是過去、未來、現在等,這一切都稱為色取蘊。」再次,對於其他四取蘊的定義也是如此。(《相應部》22:48/iii,48)在此,一切能被四取(見節七)所執取的五蘊成份皆名為取蘊。這包括了所有色蘊及屬於世間的四名蘊。出世間的四名蘊並不屬於取蘊,因為它們完全超越了執取的範圍,也就是說它們不會成為貪或邪見的目標。節卅六:十二處
Dvadas’ayatanani: cakkhayatanam, sotayatanam, ghanayatanam, jivhayatanam, kayayatanam, manayatanam, rupayatanam, saddayatanam, gandhayatanam, rasayatanam, photthabbayatanam, dhammayatanam.
十二處:一、眼處;二、耳處;三、鼻處;四、舌處;五、身處;六、意處;七、顏色處;八、聲處;九、香處;十、味處;十一、觸處;十二、法處。
節卅六之助讀說明
十二處是另一個整體的分類法。這分類法從門與識的所緣分析一切各別法。首五處與五淨色相同;第七至第十一處則與五根所緣相同。然而,屬於第六項的意處的範圍則比意門更為廣泛;它相等於整個識蘊,即包括了所有的八十九種心。法處並不相等於法所緣(
dhamma-rammana);它只包括不屬於其他十一處的各別法。如此,它不包括五根所緣、五淨色、及相等於意處的諸心。它也不包括概念法(pabbatti),因為處(ayatana)所辨識的只是究竟法,即擁有自性而存在之法,並不包括由概念組成而存在之法。法處包括了五十二心所、十六微細色及涅槃(見節卅九)。節卅七:十八界
Attharasa dhatuyo: cakkhudhatu, sotadhatu, ghanadhatu, jivhadhatu, kayadhatu, rupadhatu, saddadhatu, gandhadhatu, rasadhatu, photthabbadhatu, cakkhuvibbanadhatu, sotavibbanadhatu, ghanavibbanadhatu, jivhavibbanadhatu, kayavibbanadhatu, manodhatu, dhammadhatu, manovibbanadhatu.
十八界:一、眼界;二、耳界;三、鼻界;四、舌界;五、身界;六、顏色界;七、聲界;八、香界;九、味界;十、觸界;十一、眼識界;十二、耳識界;十三、鼻識界;十四、舌識界;十五、身識界;十六、意界;十七、法界;十八、意識界。
節卅七之助讀說明
(上述諸法)稱為
dhatu(界)是因為它們「持有」或「背負」(dharenti)自己的自性。把十二處的意處分成七個識界,即得十八界(見第三章、節廿一)。在其他方面,處與界是相同的。對於諸蘊、處及界和四究竟法之間的關係,見表7-3。節卅八:四聖諦
Cattari ariyasaccani: dukkham ariyasaccam, dukkha-samudayam ariyasaccam, dukkhanirodham ariyasaccam, 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 ariyasaccam.
四聖諦:一、苦聖諦;二、苦因聖諦;三、苦滅聖諦;四、趣向滅苦之道聖諦。
節卅八之助讀說明
四聖諦是佛陀的根本教法,由他在證悟之夜發現,且在他(四十五年)漫長的弘化期間不斷地重複開示。這四聖諦稱為「聖」(
ariya)是因為它們由聖者洞見、因為它們是至上聖者佛陀所教之諦、因為發現它們能夠導向聖者之境、以及因為它們是真實、無可變更、絕不虛假之諦。表
7-3:對照四究竟法與蘊、處及界四究竟法 | 五蘊 | 十二處 | 十八界 |
二十八色 | 色蘊 | 眼處 | 眼界 |
耳處 | 耳界 | ||
鼻處 | 鼻界 | ||
舌處 | 舌界 | ||
身處 | 身界 | ||
顏色處 | 顏色界 | ||
聲處 | 聲界 | ||
香處 | 香界 | ||
味處 | 味界 | ||
觸處 | 觸界 | ||
法處 (微細色 +心所+涅槃) | 法界 (微細色 +心所+涅槃) | ||
五十二心所 | 受蘊 | ||
想蘊 | |||
行蘊 | |||
涅槃 | (無) | ||
八十九心 | 識蘊 | 意處 | 眼識界 |
耳識界 | |||
鼻識界 | |||
舌識界 | |||
身識界 | |||
意界 | |||
意識界 |
苦聖諦
可分為兩種: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離別、所求不得及五取蘊之苦。簡要來說則是除了渴愛之外,三世間地的一切法都屬於苦聖諦之內。苦因聖諦
只有一法,即相等於貪心所的渴愛(tanha)。然而渴愛有三個方面:欲愛(kamatanha)、有愛(bhavatanha,渴愛生存)及無有愛(vibhavatanha,渴愛斷滅)。苦滅聖諦
也只有一法,即通過去除渴愛而證悟的涅槃。趣向滅苦之道聖諦
是八聖道分。在四諦的教法裡,這是在四出世間道心裡生起的八道分心所。當知在菩提分一篇裡的八道分可以是屬於世間或出世間法,但在四聖諦教法裡,它們則純粹屬於出世間法。節卅九:說明
Ettha pana cetasika-sukhumarupa-nibbanavasena ekunasattati dhamma dhammayatanam dhammadhatu ti sankham gacchanti. Manayatanam eva sattavibbana-dhatuvasena bhijjati.
於此,包括(五十二)心所、(十六)微細色及涅槃的六十九法屬於法處與法界。意界本身分為七識界。
節四十:總結
Rupab ca vedana sabba sesa cetasika tatha
Vibbanam iti pabc’ete pabcakkhandha ti bhasita.
Pabc’upadanakkhandha ti tatha tebhumaka mata
Bhedabhavena nibbanam khandhasangahanissatam.
Dvaralambanabhedena bhavant’ayatanani ca
Dvaralambataduppannapariyayena dhatuyo.
Dukkham tebhumakam vattam tanhasamudayo bhave
Nirodho nama nibbanam maggo lokuttaro mato.
Maggayutta phala c’eva catusaccavinissata
Iti pabcappabhedena pavutto sabbasangaho.
色、受、想、其餘的心所及識五者被稱為五蘊。
屬於三(世間)地的相同之法被稱為五取蘊。
由於涅槃無可分別(為過去、現在、未來等),所以不包括在蘊類之內。
由於門與所緣之間的差別,而有(十二)處。依門、所緣及相符的識,則生起(十八)界。
三地輪迴苦,渴愛是其因,涅槃名為滅,道是出世間。
與道及果相應的心所不包括在四諦之內。
如是已依五種方法解釋了一切之概要。
節四十之助讀說明
與道及果相應的心所:
除了相等於八道分的八個心所之外,道心裡的其他名法,即心本身及其他相應心所都不屬於八道分,因此不被視為聖諦。四果也被置於四聖諦之外。
Iti Abhidhammatthasangahe
Samuccayasangahavibhago nama
sattamo paricchedo.
《阿毗達摩概要》裡
名為「類別之概要」的
第七章至此完畢。
備註:
在《長部‧梵綱經》裡,佛陀舉出了有關「我」與「世界」的六十二種邪見。這些都離不開常見與斷見兩端。
對於五蘊的詳細分析,見《清淨道論》第十四章。
對於處與界的詳細解釋,見《清淨道論》第十五章。
對於四聖諦的詳細解釋,見《清淨道論》第十六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