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

分類:無常面紗
2008/10/03 16:06


 


一法印



一法印,指大乘教所示諸法實相義理之信印,又作實相印、一實相印,與小乘教之三法印相對稱。



大乘教以說諸法實相之義理為本,故謂諸法實相之義理為大乘教之信印,離開此種說法之其他一切法,大乘教皆稱之為魔說。


 



三法印



三法印,可作為佛教特徵之三種法門,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項根本佛法。



此三項義理可用以印證各種說法之是否正確,故稱三法印。



小乘經典若有此「無常、無我、涅槃」三法印印定其說,即是佛說,否則即是魔說。此語未見於巴利語系經典,漢譯雜阿含經卷十則有類似之說法。





  1. 諸行無常,又作一切行無常印、一切有為法無常印,略稱無常印。
    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想,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


  2. 諸法無我,又作一切法無我印,略稱無我印。
    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


  3. 涅槃寂靜,又作涅槃寂滅印、寂滅涅槃印,略稱涅槃印。
    一切眾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故佛說涅槃之法,以出離生死之苦,得寂滅涅槃。

以上,諸行無常唯明有為,涅槃寂靜唯明無為,諸法無我則通明有為無為。


 



四法印



三法印加「一切行苦」,則稱四法印、四法本末、四憂檀那。



四法印,乃顯示諸法真理之四標印,可作為佛教特徵之四種法門:





  1. 一切行無常印


  2. 一切行苦印


  3. 一切法無我印


  4. 涅槃寂滅印

增一阿含經卷十八,以四法印次第稱為四法本末,即:





  1. 一切諸行無常,稱為初法本末。


  2. 一切諸行苦,稱為第二法本末。


  3. 一切諸行無我,稱為第三法本末。


  4. 涅槃永寂,稱為第四法本末。
  5.  


 


五法印



四法印復加「一切法空(一切現象虛幻不實)」,則為五法印。


 


整理自佛光山編撰之佛光大辭典






******


一切法空(一切現象虛幻不實)

這個五法印是多餘的...畫蛇添足
一切行苦第四法印也是...

因為
無常
無我

已包含這虛幻不實的意思

雖多立
一切法空
一切行苦

但法義的意境與無常無我

還是不相上下互通的
等於是重複說

所以是有點畫蛇添足

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已經足以涵蓋後來的第四第五法印

法印像是世間人基本驗證法則

有不足才需要追加補加

這些後來加的
第四
第五法印
加的還是等同於之前的三法印原有涵蓋的東西

所以我說是後人畫蛇添足

但可能這也是
後人用來理解三法印
其中無常與無我的不同角度與方式吧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owdhamma 的頭像
    flowdhamma

    禪修的部落格

    flowdham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