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印卡老師答問的寶庫
葛印卡老師答問的寶庫
放棄虛假的幻想,邁向真理, 願我們繼續一步一步地走,向真實的目標前進。
自1969年始,在葛印卡老師的正法工作過程中,他已經被來自世界各地的內觀學生及其他人問過上千個問題。
這些問題涵蓋極吸引人的範圍,從法是什麼、內觀禪修、人生的目標、人類的痛苦、上帝、輪迴到失眠…
這些答覆與問題已經按照問題的性質,大體上被分類成種種部分。在最後的一個部份,歸屬在「 內觀的修行」 中,為內觀學員提供了有關這修持的澄清。
然而,必須記住的是,葛印卡老師最喜歡給予的答覆總是﹕「你必須親身體驗真理。只有這樣,它才會成為你的真理。不然,它只是他人的真理。」
對於內觀學員,葛印卡老師時常強調,真正的答案只能來自持續與正確的內觀練習。
因此,這個問答寶庫,是作為內觀學員的一項指南和啟發,以及對非學員的一種鼓勵,以便能參加內觀課程,並直接地體驗它的無限利益。
願一切眾生快樂!
問題歸類為:2000年9月4日更新
耽溺,靈魂,憤怒,焦慮,執著,佛陀,因和果,脈輪,兒童,心理情結,專注,習性,貪愛,法∕正法,法的力量,死亡,自我,情緒,平等心, 逃避現實,斷食,食物,上帝,快樂,誠實,催眠術,失眠,業力(因果報應),人生,解脫,世間,咒語,慈悲觀,隨喜,心,道德的行為, 疼痛,安詳,監獄的課程,輪迴,無私的服務,性,社會,痛苦,波動,內觀課程,內觀大塔,內觀禪修法
有關內觀修行的澄清(依照內觀學員們所發問的)
http://www.udaya.dhamma.org/qa.htm
隨喜
問﹕什麼是隨喜?
答:當你看到別人在發達並變得更快樂時,如果你的心是不純淨的,你將會對這些人產生妒嫉。「為什麼他們獲得這些,而不是我?我比他們更應該得到。為 什麼他們會獲得這樣的權利職位,或地位?為什麼不是我?為什麼他們可以賺取那麼多錢?為什麼不是我?」這種妒嫉是從不純淨的心所展現出來的。
透過內觀,你的心變得更加純淨,並且你的慈悲變得更強時,你會在看到別人快樂時也將感到快樂。「到處都充滿著痛苦。看,至少有一個人是快樂的。願他快樂和知足。願他在法中進步,在善於處世的方面進步。」這就是隨喜,同理心的快樂。會有到達這種程度的一天。
心
問﹕心是什麼?它在何處?
答:心是在你身上的每一個原子之中。透過修持內觀,你就會理解。隨著內觀,你將會對你的心做分析探究,對你的身體做分析探究,以及這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問﹕你曾提到從心中去除不良的本質。那是什麼意思呢?
答:就如你有情緒在你心中--沮喪的感覺在你心中--對他人有敵意。這些都是不良的本質。它們使你一直不快樂。隨著這些情緒,你傷害到自己也傷害到他人。你必須逐漸地去除它們。然後你將享受到內心極大的安詳。
問﹕心和腦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答:腦本身只是身體的器官。如同你對待身體的其他部分,你透過相同的方法對待腦,如此而已。對於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對待。但是,心是完全不同的。在西方,對腦給予所有的重要性,好像心是位於這裡。並不是這樣的,它無處不在。心是在整個身體中。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全身。
問﹕如果你淨化這個身體,你是淨化這個心?
答:不是的。即使你淨化這個身體,心可能還存有污穢,並且它將使這個身體再次不純淨。所以根源是在心,而不是身體。身體只是根基。在身體的幫助下, 心才能運作,但是,必須去淨化心。你盡可能地繼續洗滌你的身體,但是,心卻沒有被清洗。心仍然保持不純淨。心必須純淨。但是,如果你淨化心,身體也會隨之 被淨化。它有此影響。內觀的目的是要淨化內心。
問﹕你說我們在禪修(在觀息法時)是使心敏銳。心是如何變得敏銳的?
答:如果你是和實相一起而不對它起習性反應,心自然地會變得敏銳。當心起習性反應時,它會變得遲鈍。越多的習性反應,使心變得越粗糙。當你不起習性反應時,心的自然實相是非常敏銳,非常敏感的。
安詳
問﹕我們為什麼不在安詳的狀態中生活?
答:因為體驗的智慧缺乏。沒有自己的直接體驗智慧的一個生活,是幻想的一個生活,它是焦躁不安、痛苦的狀態。我們首要的責任,是過一個健康、和諧的生活,對自己和其他人都有益。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學習運用我們的自我觀察、實相觀察的能力。
問﹕當這個世界沒有和平的時候,尋找內在的安詳有什麼意義呢?
答:只有當世人都安詳和快樂時,這個世界將會和平。這個改變必須由每一個個人開始。如果這個叢林是枯萎的,而你要使它恢復生機,你必須灌溉那叢林的每一棵樹。如果你想要世界和平,你應當學習如何讓自己安詳。唯有如此,你才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和平。
問﹕苦難、戰爭與衝突,從有歷史以來就存在。你確實相信會有和平的世界嗎?
答:哦,即使是一些人能從痛苦中出來,這是好的。當四周充滿著黑暗時,而有一盞燈已開始綻放光明,這是好的。就像這樣,如果一盞燈變為十盞燈、或二十盞燈,黑暗將會在各處驅散。我們無法保證這整個世界變成和平,然而,你能使自己安詳多少,就會有多少幫助這世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