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教能夠帶給人類


什麼利益()


 


 


昨晚我講解了佛教為人類帶來人間與天界的快樂。今晚我應當講解如何培育定以修習心清淨。為什麼要培育定?因為佛陀說:「諸比丘,你們應當培育定,因為有定力的心能夠如實知見諸法。」而且,《清淨道論》也說智慧的近因是定。再者,只有通過智慧我們才能證悟至樂的涅槃及斷除一切煩惱。


在此,我應當先為你們講解安般念,這是佛陀所教的四十種止禪業處之一。


佛陀於《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導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佛陀於經中說:


    「諸比丘,在此教法裡,有比丘前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閒處。結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於業處。他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一、入息長時,他覺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他覺知:『我出息長』。


二、入息短時,他覺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他覺知:『我出息短』。


三、『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他如此修行;


       『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四、『我靜止息之身行而[A.H.S1] 而而 而  入息』,他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開始修行時,先以舒適的姿勢坐著,然後嘗試覺知經由鼻孔而進出身體的氣息(呼吸時的鼻息);你應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處周圍的某一點感覺到氣息的進出。不要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到體外,只應在氣息掃過及接觸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圍的某一點覺知氣息。如果跟隨氣息進出,你將無法成就禪定。反之,如果只是在氣息與皮膚接觸最明顯的一點(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處周圍:左或右鼻孔邊緣、或兩鼻孔之間)覺知氣息,你將能培育及成就禪定。


        不要注意自相(sabhava-lakkhana自性相)、共相(samabba-lakkhana)或禪相(nimitta)的顏色。自相是氣息中四的個別自然特徵,即:硬、粗、流動、支持、推動等。共相是氣息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的性質。


        只需覺知入出息的本身。入出息的本身是安般念的目標(所緣),也就是你必須專注以培育定力的目標。如果你過去世曾經修行此禪法,累積相當的波羅蜜,當你以此方式注意入出息本身的整體概念時,你將能輕易地專注於入出息。


        如果心無法輕易地專注於入出息,《清淨道論》建議用數息的方法,這能協助你培育定力。你應在每一吸呼的末端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


        至少應數到五,但不應超過十。你應該下定決心在這段時間內不讓心漂浮到其他地方,只應平靜地覺知氣息。如此數息時,你將能使心專注,平靜單純地只覺知氣息。


        能如此專注至少半小時之後,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二個階段:


    一、入息長時,他覺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他覺知:「我出息長」。
   
二、入息短時,他覺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他覺知:「我出息短」。
       


        在這階段,你必須對入出息的長短培育覺知。這裡的長短並非指尺寸上的長短,而是指時間的長度。你應自己決定多久的時間稱為「長」,多久的時間稱為「短」。覺知每一入出息時間的長短,你會發覺有時入出息的時間長,有時入出息的時間短。在這階段,你所應做的只是單純地如此保持覺知而已。如果要默念,不應默念:「入、出、長;入、出、短」,只應默念:「入、出」,並且同時覺知氣息是長或短。你應只覺知氣息進出時,經過接觸點的時間長短。有時在一次靜坐當中,氣息從頭到尾都是長的,有時從頭到尾都是短的;但是你不應故意使氣息變長或變短。


        對於某些禪修者而言,禪相可能會在這階段出現。然而若能如此平靜地專注約一小時,但禪相仍然未出現,那麼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三個階段:


    三、「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他如此修行;


       「我覺知之息全身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這裡,佛陀指示你持續地覺知整個呼吸從頭到尾的氣息(全息;息之全身)。你應訓練自己的心,持續不斷地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如此修行時,禪相可能會出現。如果禪相出現,你不應立刻轉移注意力至禪相,而應繼續覺知氣息。
       
如果平靜地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持續約一小時,卻仍然沒有禪相出現,那麼你應進行到第四個階段:


        四、「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他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要做到這一點,你應下定決心要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你不應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氣息變得平靜,因為這樣做會使定力退失。在這階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氣息。以此方法修行,你將發現氣息變得更平靜,禪相也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之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困難。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而且他們的心不能清楚地覺知氣息。如果這種現象發生,你應保持覺知的心,在之前你最後還能注意到氣息的那一點等待氣息重現。


        修行安般念所產生的禪相並非人人相同,它是因人而異的。像棉花一樣純白色的禪相大多數是取相,因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當禪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時,那就是似相。當禪相像紅寶石或寶玉而不明亮時,那是取相;當它明亮和發光時,那就是似相。


        達到這階段時,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禪相、不要讓禪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變它的形狀或外觀。若如此做,你的定力將停滯且無法繼續提昇,禪相也可能因此而消失。所以,當禪相首次出現時,不要把專注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如果這麼做,禪相將會消失。


        然而,如果發現禪相已經穩定,而且心自動地緊繫於禪相,那時就讓心專注於它。如果強迫心離開它,你可能會失去定力。


        若禪相出現在你面前遠處,則不要注意它,因為它可能會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繼續專注於經過接觸點的氣息,禪相會自動移近並停留在接觸點上。


        若禪相在接觸點出現並保持穩定,而且似乎禪相就是氣息,氣息就是禪相,這時就可以忘記氣息,而只專注於禪相。如此將注意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你將會更進步。保持注意力專注於禪相時,你會發現它變得越來越白,當它白得像棉花時,這便是取相(uggaha-nimitta)


        你應下定決心,保持平靜地專注於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或更久。如果能專注於取相持續一或二小時,你會發現它變得清澈、明亮及光耀,這就是似相(patibhaga-nimitta)。到了這階段,你應下定決心及練習保持心專注於似相一小時、二小時或三小時,直到成功。


   在這階段,你將達到近行定(upacara)或安止定(appana)。近行定是(在進入禪那之前)非常接近禪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禪那。


        這兩種定都以似相為目標,二者的差別在於:近行定的諸禪支尚未開展到完全強而有力。由於這緣故,在近行定時「有分心」 (bhavavga)還能夠生起,而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心。經驗到這現象的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甚至會以為這就是涅槃。事實上心還未停止,只是禪修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察覺它而已,因為有分心非常微細。


     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夠繼續提昇定力,你必須藉助五根:信(saddha)、精進(viriya)、念(sati)、定(samadhi)、慧(pabba)來策勵心,並使心專注、固定於似相。你需要精進以便使心一再地覺知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似相;需要慧以便了知似相。


在此,信是指相信修安般念能夠證入禪那。精進是指能夠致力於修安般念至禪那的階段。念是指不忘失安般念的目標。定是指心毫無動搖地專注於安般念的目標。慧是指明瞭安般念的目標。


達到禪那


        當信、精進、念、定、慧這五根得到充分培育之時,定力將會超越近行定而達到安止定。達到禪那時,心將持續不間斷地覺知似相,這情況可能維持數小時、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心持續地專注於似相一小時或兩小時之後,你應嘗試辨識心臟裡意門(bhavavga有分識;有分心)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處。有分心是明亮清澈的;註釋中說,有分心就是意門(manodvara)。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你將能辨識到依靠心所依處的意門(有分心),以及呈現在意門的似相。能如此辨識之後,你應嘗試逐一地辨識尋、伺、喜、樂及一境性這五禪支,一次辨識一禪支。持續不斷地修行,最後你能同時辨識所有五禪支。五禪支是:


        一、尋(vitakka):將心投入及安置於似相;


        二、伺(vicara):保持心持續地注意似相;


        三、喜(piti):喜歡似相;


        四、樂(sukha):體驗似相的樂受或快樂;


        五、一境性(ekaggata):對似相的一心專注。


 


它們個別分開來說稱為禪支,但整體合起來則稱為禪那。剛開始修行禪那時,你應練習長時間進入禪那,而不應花費太多時間辨識禪支(jhanavga)。你也應練習初禪的五自在:


一、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之後辨識諸禪支。


二、入定自在:能夠在任何想入定的時刻入定。


三、住定自在:能夠隨自己預定的意願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夠在所預定的時間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夠辨識諸禪支。


 


        熟練地掌握了初禪之後,你可以進而次第地修第二禪至第四禪,以及它們的五自在。


在進入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這就完成安般念的第四個階段:


    四、『我靜止息之身行而[A.H.S2] 而而 而  入息』,他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這階段開始於禪相生起之前,進而定力隨著修行四種禪那而增長,呼吸逐漸變得愈來愈平靜。直到進入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


禪修者修行安般念達到第四禪,並修成五自在之後,當禪定產生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他可以隨自己的意願而轉修觀禪(vipassana毗婆舍那),也可以繼續修行止禪(samatha奢摩他)。


 


三十二身分


如果想進而轉修三十二身分,首先你應以安般念達到第四禪。當禪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在此光的幫助下,你應嘗試逐一地辨識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一次辨識一個部份,例如:髮、毛、爪、齒、皮、肉、腱、骨、骨髓、腎等等。


        你應嘗試如同對著明鏡觀看與辨識自已的臉那樣,清楚地觀看與辨識這三十二身分中的每一個部份,分別在各個身分存在的部位辨識。練習到當你順著由髮辨識到尿,或逆著由尿辨識到髮時,你都能以透視的智慧清楚地看見每一個部份。繼續修行直到對它精通純熟。


        然後你應嘗試(閉著眼睛)辨識離你最近的人或眾生。辨識那個人或眾生的三十二身分,從髮開始順著辨識到尿,然後從尿逆著辨識到髮。


        能夠如此辨識內外的三十二身分之後,你的禪修力將會增強。運用此法,你應從近而遠,逐漸擴大辨識的範圍。不必擔心你或許無法辨識遠方的眾生,在第四禪明亮光芒的幫助之下,你將能輕易地看見遠方的眾生。不是用肉眼,而是用慧眼(banacakkhu)。你必須將辨識眾生三十二身分的範圍擴展到十方:上、下、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在這十方當中,無論所辨識的目標是人、畜生或其他眾生,你都必須一次選取一個目標,辨識內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外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如此重複。


        最後,當你不再看到男人、女人、水牛、乳牛或其他眾生等種種差別,無論何時何地,不分內在外在,你所看到的只是三十二身分的組合。那時你才可說是已經成就、純熟、精通於三十二身分的修法。


 


白遍


在成功地修完三十二身分之後,你將能輕易地修成白遍。如果要修白遍,首先你應再度修行安般念,達到第四禪。當禪定所產生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你應辨識內在的三十二身分;接著辨識在你前方或附近一個眾生的外在三十二身分;然後於外在這三十二身分當中只辨識骨骼。如果想觀察那骨骼為可厭,也可以那麼做;如果不想觀察它為可厭,也可以只觀察它為骨骼。


然後,選擇骨骼上最白的一處作為目標;若整個骨架都白,也可以取整個骨架的白色作為目標;或取頭蓋骨背面的白色作為目標,專注於那白色為:「白,白」。


採取外在骨骼的白色為目標(尤其是專注於頭蓋骨的白色)之後,你應練習保持心平靜地專注於那白色的目標,一次持續一或二小時。


由於安般念第四禪定力的協助與支持,你的心將平靜地專注於白色的目標。當你能專注於白色一或二小時之後,你會發現骨骼相消失,只留下白色的圓形。


當白色的圓形如同棉花一樣白時,稱為取相(uggaha-nimita);當它變得明亮清澈,猶如晨星時,稱為似相(patibhaga-nimitta);取相出現之前,骨骼的白相稱為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預備相)。


當它白得發亮,尤其是變得清淨透明時,此時是似相。繼續專注直到進入初禪。然而,你會發現此定力並不十分穩定,而且持續不久。為了使定力穩定與持久,將禪相擴大是很重要的。


要做到這點,你必須先專注於白色似相並培育定力,直到能專注於此似相一或二小時。然後你應下定決心將白色圓形一次擴大幾吋。如此,你能將禪相擴大到直徑一碼,然後兩碼等等。若能成功,你應逐步地繼續將禪相擴大,擴大到包圍著你的十方,沒有邊際。達到這個階段時,無論看向那裡,只看見白色禪相。此時,不論內在或外在,你將只能看到白遍,看不到一絲一毫其他物質的跡象。你應保持平靜地專注於白遍上。當白遍穩定時,將你的心安放於白遍上的某一處,並繼續注意它為:「白,白」。


當你的心平靜穩定,白遍也會靜止穩定。白遍將會非常潔白、明亮、清澈,這也是似相,乃是擴大原來白遍似相之後產生的。


你應當持續修行直到證入白遍第四禪,也應修習每一禪的五自在。隨著你的意願,你也可以修其他九遍直至第四禪。以及以遍禪為基礎,進而修習四無色禪。


 


慈心觀


        若要修行慈心觀(慈梵住),首先必須了解不應對下列兩種人修行:


        一、異性之人(livgavisabhaga);


        二、已死之人(kalakata-puggala)。


在開始階段,你也不應對下列幾類人修習慈愛:


一、不喜愛者(appiya-puggala);


二、極親愛者(atippiyasahayaka);


三、中立(你對他無愛憎)者(majjhatta-puggala);


四、怨敵(veri-puggala)。


 


不喜愛者乃是不做對你有益之事的人,或你所介意的人。怨敵乃是做出對你有害之事,而且是你所介意的人。剛開始時,很難對這兩類人培育慈愛,因為往往會生起對他們的瞋恨。開始的階段,對中立無愛憎(你既不喜愛也不討厭)的人培育慈愛也是困難的。至於極親愛者,一旦你聽到他們發生了某些事情,你可能會太執著他們,甚至為他們哭泣,因而內心充滿關懷與悲傷。所以在最初的階段,不應以這四類人作為修行慈心觀的目標。然而,達到禪那之後,你就能以他們作為修行的目標,而且將發現你能培育對他們的慈愛。


即使修行了一百年,你還是無法以自己為目標而達到禪那。那麼,為什麼一開始就要對自己修行慈心觀呢?一開始就以自己為目標修行慈心觀的理由,乃是為了以自己作為後來比較的範例,而不是為了達到近行定。當你心存「願我得到安樂」的意念,培育對自己的慈愛之後,你就能拿自己來與別人比較,並且能設想:正如你想得到安樂,不願受苦,想得到長壽,不願死亡;其他一切眾生也同樣想得到安樂,不願受苦,想得到長壽,不願死亡。


如此,以自己作為比較的範例,你就能培育願一切眾生安樂幸福的心。


你可以藉著培育下列四種慈念來修慈心觀:


一、願我免除危難(aham avero homi);


二、願我免除精神的痛苦(abyapajjo homi);


三、願我免除身體的痛苦(anigho homi);


四、願我健康快樂(sukhi attanam pariharami)。


對敬愛的人散播慈愛


如果你已能修行安般念或白遍達到第四禪,你應再度開展該定力,直到你的心放射出明亮耀眼的光芒。依靠白遍所達到的第四禪特別適合此項目的。在白遍禪定之光的協助與支持下,修行慈心觀對你而言是非常容易的。原因在於:第四禪的定力已經淨除心中的貪、瞋、痴與其他煩惱。從第四禪出定之後,心是柔和、堪能、純淨、明亮與發光的。因此,在第四禪禪定力的協助之下,你將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培育強力及完美的慈愛。


所以,當禪定之光強盛明亮時,你應將心導向一位與你相同性別、而且是你所敬愛的人:也許是你的師長或一同修行的朋友。你將發現,第四禪禪定所產生的光以你為中心而向四面八方擴展,你可以在光明中看見你選擇作為慈心觀目標的那個人。於是,採取那個人坐姿或立姿(選取你最喜歡的那種姿勢)的影像,嘗試選擇你最喜歡而且使你覺得最快樂的影像,並且使該影像出現在你前方大約一公尺的地方。當你能清楚地看見面前的那個人時,用下列的意念培育對他的慈愛:


一、願此善人免除危難(ayam sappuriso avero                      hotu);


二、願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ayam sappuriso                    abyapajjo hotu);


三、願此善人免除身體的痛苦(ayam sappuriso                    anigho hotu);


四、願此善人健康快樂(ayam sappuriso sukhi                     attanam pariharatu)。


 


以這四種方式對那個人散播慈愛三或四次之後,選擇其中你最喜歡的一種方式,例如「願此善人免除危難」,然後採取那個人免除危難的影像作為目標,以如此的意念散播慈愛給他:「願此善人免除危難,願此善人免除危難……」一遍又一遍,重複多次。當你的心變得非常平靜,並且穩定地專注於目標時,試看能否辨識到禪支。如果能,持續修行直到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接著,採取其他三種方式的每一種來培育慈愛,直到用每一種都能達到第三禪。


當你對敬愛的一位同性者修行成功之後,嘗試再對另一位敬愛的同性者以同樣的方法修行。如此對大約十位你所敬愛的同性者修行,直到對其中任何一位都能達到第三禪。然後,你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其他三種人修習慈愛,即:非常親愛的人、中立無愛憎的人及敵人。你應該修到你對自己、親愛的人、中立無愛憎的人及敵人的慈愛是平等的。這即是說你已經破除了對不同人之間的界限。只有在能夠辨到這一點之後,你才能夠進而取一切眾生作為修習慈愛的對象。就與修習三十二身分時差不多一樣,你應該逐漸地擴大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的範圍,直至無邊世界,以及如此修習直到證入第三禪。此時,你的慈愛被稱為無量慈心。


除了至此已討論的止禪業處,你也可以修習其他止禪業處。在獲得強而有力的定力之後,你將能夠知見究竟名色法,進而修習觀禪。那是真正趣向至樂涅槃之道。今晚我應該講到這裡為止。


願一切眾生幸福快樂。








1.英譯本:。Breath body . 其巴利原文為kaya-sankhara


,直譯則為「身行」。





1.英譯本:。Breath body . 其巴利原文為kaya-sankhara


,直譯則為「身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owdhamma 的頭像
    flowdhamma

    禪修的部落格

    flowdham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