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816062

水調歌頭  蘇軾獄中思念 他弟弟 蘇轍 所寫的

13.但願人長久

曲:梁弘志 詞:(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但願人長久
 唱:王菲  詞:蘇軾  曲:梁弘志  Midi編製:Alan Chia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816062


元豐己未,東坡坐作詩謗訕,追赴御史獄。



柏臺霜氣夜淒淒 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 魂驚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 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 桐鄉知葬浙江西

<獄中示子由之ㄧ>



「大哥。」熟悉的呼喚讓盤坐冥想的蘇軾回過神來,他走近欄杆,鐵鐐敲擊之聲鏗鏘作響,他帶著如同往常閒適的笑容道:「子由嗎?還能看見你,我想我該瞑目 了,你說是吧?」ㄧ如平日的笑謔讓蘇轍安心不少,但,僅止於看清蘇軾面容之前。「大哥,你的臉!」蘇軾臉上有著明顯的紅痕,蘇轍顫著手輕觸,雖是小心翼 翼,還是不小心碰到傷口。蘇軾皺了下眉頭,旋即恢復笑容。朗笑道:「只是小傷,唔?好像不算,也不能說是大傷,那取中庸之道,說是中傷好了。」



「大哥,你就是管不住自己,當初出仕之初,我即再三告誡,伴君如伴虎,官場險惡,勸你收斂ㄧ些,結果呢?如果你曾想起子由的話,如今你就不會在這裡了。」 蘇轍忍不住咆哮,最後卻哽咽的無法再說下去。「放輕鬆,你這樣子可讓我想起你嫂子了。」蘇軾輕拍幾下蘇轍的掌背,說笑地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當初 也這麼回答你,不是嗎?況且,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不過是一個契機而已。」他搖搖頭,笑的恬適,似乎已將生死置之物外,反過來安慰蘇徹。



「大哥,我ㄧ定會想辦法的。」在離去時,蘇轍輕聲說著,軟弱而無力。其實兩人心底都明白,蘇軾算是進了死活同裡了。然而,蘇軾還是回以令人安心的笑容。「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再ㄧ次見到蘇轍,是一個月後,看起來遠比先前憔悴。「子由,你看起來可比我這個獄中人更像個幾分,怎麼,弟妹沒有好好照顧你嗎?這可不行,等我出去可得好好說一下。」蘇軾噙著笑打趣說道。



等我出去…蘇轍心底隱隱作痛,他默不出聲。蘇軾見此情況,心中了然了幾分,這原本就是預料中事,他臉上仍是不動聲色,繼續說笑:「你怎麼不說話?心疼弟妹 了?那為兄不說就是了。」他大笑,卻牽動臉上的傷口,忍不住低呼了聲。這時蘇徹才看清他原本顯得有些豐潤的大哥,此刻卻消瘦難自持,身上單薄的單衣,也染 著條條血痕。時已至冬日,這樣是存心置大哥於死地呀!他不懂,爲什麼到了這個時刻,大哥還笑的出來。



「大哥……」蘇轍倚著欄杆跪在他面前喑啞低喊。覺得眼眶溫熱,淚水就要溢了出來。蘇軾看出他的想法,溫聲言道:「子由,別怨任何人,他們只是在盡自己的職 責罷了。」一個溫暖的手掌,托住他的臉頰,輕抬。「大哥不是說過了嗎?生死有命,萬般不由人,看破得自由。」蘇轍抓著蘇軾的手,如同幼時,靜靜的靠在上 頭,希冀得到ㄧ點力量,能繼續走下去。蘇軾任他握著,不管是否牽動他的傷口,直至蘇轍醒過神來。「大哥,你在牢獄中ㄧ定沒吃過什麼好的吧,嫂子特別煮幾道 好菜,讓我帶給你解解饞。」蘇轍勉強撐起笑容,將漆盒裡的食餚拿出,倒下一杯酒,遞與蘇軾。



「這樣倒讓我想起當年我們在分手之前,在廟裡掛單的那ㄧ夜了。子由,大哥無法為你留下什麼,就讓我再唱ㄧ回水調歌頭,算是紀念吧。」在杯盤狼藉後,蘇軾用他低沉的嗓音,唱著最後的餞別曲。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轍喃喃失神。別說長久,連這關都過不了呀,他揚起嘴角,卻是苦澀。同樣的月光,同樣的思念,然而這次分離,卻是死別呀。 「是呀,但願人長久…」蘇軾喚回他的神智,輕鬆笑言:「別想這麼多了,還是喝酒吧。」蘇轍苦笑陪著蘇轍,用完酒壺裡的酒液,直至獄卒來催人。「子由,如果 想念大哥的話,就看看月亮吧,記得大哥永遠都會陪著子由的。」最後蘇軾笑著送蘇徹離開,笑容安詳且安泰。「我會的,哥哥。」蘇徹點著頭,艱難地忍住眼眸裡 的淚水。



「蘇大人,您真有一個好的兄弟。」獄卒在蘇徹離去後,開口言道。「是呀。」蘇軾坐在稻草堆上,答著獄卒的話。「蘇二公子,為了您上書皇上,希望以他的官職 換取您的性命呢,可惜皇上不答應,還將他貶到筠州去。」獄卒惋惜的嘆息。「什麼!」他最震驚的不是自己性命難保,而是子由爲了他丟了官職。真傻,呵,他的 傻氣弟弟……「獄卒,可否取個紙筆,讓我對後事交代個幾句。」



「沒問題,就當是我對蘇大人的一點心意吧。」



「多謝。」



當晚,蘇轍接到蘇軾交予他的信函,內容只有寥寥數句。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遇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子由,大哥此生沒有什麼遺憾,最大的遺憾便是與你兄弟的情分斷了,如果能夠選擇,大哥願和你生生世世當兄弟,那麼,我家十口便託付給你了,我相信你和弟妹會好好對待他們的,大哥言盡於此



「大哥、哥哥!」蘇軾看罷,捏緊信紙,伏案痛哭。新舊黨爭,他的大哥不過是就事論事呀,竟就此成了犧牲品嗎!他不甘呀!



春去冬來,蘇轍依然爲蘇軾奔走,隨著日子的越來越近,他越來越焦急。從宮裡回來後,他坐在石椅,呆愣的望著月娘。太后死了?她是最支持大哥的人,那還有什 麼希望?接下來數日,他有如行屍走肉,等著太后的葬期過去,等著剜人心的刑期到來。葬期過後,他看著手底的判決書,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著。



眉山蘇軾,顧念其于獄中已有反省之意,且太后遺言不可冤枉無辜,故貶其黃州副團練使。



判決書從手裡掉落。貶其黃州副團練使?大哥不用死了?他ㄧ時無法接受,過了好一會兒,才醒了過來,跌坐在地。支著頭,哈哈大笑了出來,眼裡還帶著淚。



「我還以為,我很快要去見爺孃了,沒想到竟然出現了奇蹟。」蘇軾走出獄門,雖是虛弱的要蘇徹攙扶,卻還是微笑說著。「哥哥,你還受不夠教訓嗎?」蘇徹假意 斥道。「人的性子定了,可就很難改了。」蘇軾不改爽朗的本色,依舊笑道。兩兄弟ㄧ路笑鬧地走回府邸,深厚的的積雪,被難得探頭的暖陽融成映照著天空的藍色 水漬。

參考資料 網路

***************************






http://xs3.tcsh.tcc.edu.tw/~fish/chinese/tang_song/su/new_page_35.htm



蘇軾


楔子      生平梗概      代表著作      軼事      評價



1.楔子: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不是很耳熟呢?沒有錯,這正是鄧麗君曾經吟唱過的《水調頭歌》。


  一千年前,清冷的中秋夜,作者滿懷愁緒,把酒仰視青天,從月的盈虧得到了啟發,因而寫下這個無奈但又美好的祝願。這個作者,就是北宋有名的大文豪───蘇軾。




2.生平梗概: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州。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親蘇洵少不喜學,後來雖發奮苦讀,卻屢試不第,於是決心不走科舉之路,而認 真研究古今治亂,並精心培養蘇軾兄弟。母親程氏出身於眉山巨富之家,親自教蘇軾兄弟讀書。蘇軾從小就熟讀經史,文思泉湧,心懷壯志,縱論古今,並在二十二 歲時一舉進士及第。


  蘇軾一生歷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仁宗朝,是他的政治主張形成的時期。


   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 ,蘇洵卒於京師,蘇軾兄弟扶父喪返蜀。熙寧二年(一○六九)初,蘇軾守喪期滿還朝,新繼位的宋神宗已經採納了王安石的變法 主張,開始了變法。蘇軾首先寫了《議學校貢舉狀》,反對王安石變科舉,受到神宗的接見和鼓勵,神宗對他說:「雖朕過失,指陳可也」。接著他寫了《上神宗皇 帝書》,對新法進行了全面批評,並說:「今日之政,小用則小敗,大用則大敗,若力行而不已,則大亂隨之」(《再上皇帝書》)。這就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不滿,誣蔑蘇軾扶父喪返蜀時販私鹽。蘇軾無一言自辯,祇是請求離開朝廷,出任地方官。其 後他先後擔任杭州(今浙江杭州)通判,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今江蘇徐州)、湖州(今浙江吳興)知州。蘇軾在各地興修水利,救濟災民,為人民做了大量 好事,深受百姓愛戴。對新法,他分別採取不同態度,或「因法以便民」,即推行新法於民有利的部份;或公開拒絕執行(如知密州期間,他就拒不執行正在推行的 手實法);而更多的則是「託事以諷」,他在《湖州謝上表》中說,神宗「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新進」、「生事」等語,刺痛了靠投機新法起家的人,他們群起彈劾蘇軾,結果蘇軾被捕入獄。雖然多方營救,仍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黃州即今湖北黃岡)


        ps.這就是有名的 [烏台詩案] 事件~~~


  元豐八年(一O八五)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繼位,反對新法的高太后聽政,起用司馬光為相,陸續召回因反對新法而被逐出朝的臣僚。蘇軾先被起知登州(今東蓬萊),到官五日即被召還朝。


  蘇軾在朝廷一面繼續反對新黨,一面又反對司馬光盡廢新法,主張參用所長,被舊黨視為「又一王安石」。在新舊兩黨的夾擊中,蘇軾不安於朝,不斷請求外任,先後出知杭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揚州(今江蘇揚州)、定州(今河北定縣),奔波於朝廷和各地之間。「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定州謝到任表》),就是他元祐年間仕途生活的生動寫照。


  元祐八年(一○九三),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重新起用新黨,貶逐元祐黨人,紹聖元年(一○九四)蘇軾以譏刺先朝(神宗朝)的罪名貶知英州(今廣東英德),未至貶所又貶居惠州(今廣東惠陽)。紹聖四年(一○九七)朝廷普遍加重對元祐黨人的懲處,蘇軾又遭不幸,遠謫儋州(一一○一)直至徽宗繼位,才遇赦北還於建中靖國元年卒於常州(今江蘇常州),享年六十五歲。




http://www.epochtimes.com/b5/5/12/13/n1151662.htm
宋詞賞析:水調歌頭

作者﹕華一書局

【大紀元12月13日訊】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解釋:
1. 把酒:舉起酒杯
2. 瓊樓玉宇:形容天上神仙住的地方
3. 清影:月光下的人影
4. 朱閣:朱紅色的樓閣
5. 綺戶:裝飾精美的窗戶
6. 陰晴圓缺:指滿月和缺月
7. 嬋娟:美麗的月光


白話宋詞:
我舉起酒杯問青天:天上的明月是甚麼時候開始有的呢?
而天上神仙住的地方,今夜又是怎樣?
望著美麗的天空,我真希望能夠乘著風兒飛上去,但又害怕神仙們居住的地方太高了,會讓人冷得受不了。於是我只好和我的影子,在晶瑩的月光下翩翩起舞。那種快樂,就像是到了天上一樣。
夜深了,我回到了屋子裏,靜靜的看著月光緩緩的轉過朱紅色的樓閣,滑進精緻的小窗,並且照在我這個沒有睡意的人身上。
月兒啊!你本不該對人有恨的,但為什麼老是在人們別離的時候,才這麼的圓滿,讓人們看了心裏難受呢?
唉!我還是不要胡思亂想了。人有悲歡、有離合,就像月兒有圓滿、有缺憾,是自古以來就不能兩全其美的。
但是只要我們都能夠健健康康、活得長久,雖然隔得很遠,卻能夠共賞天上的明月,那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詞的故事:
蘇軾和父親蘇洵及弟弟蘇轍都能寫一手好文章,當時的人把他們合稱「三蘇」。
蘇軾和弟弟蘇轍的感情非常好,既是好兄弟,又是好朋友。這首「水調歌頭」就是蘇軾懷念在遠方的弟弟而寫的。兄弟兩雖然因為做官經年不在一起,不過書信倒是寫得很勤,在交通不方便的當時,最少每隔一個月就有一封,是相當不容易的。
後來蘇軾因為和宰相王安石意見不合,被貶了官,並且下了獄。弟弟蘇轍還上書給皇帝,希望用現任官職贖了哥哥的罪。雖然沒有獲准,卻也成為千古佳話。


摘錄自華一書局《兒童啟蒙文學》


(http://www.dajiyuan.com)


12/13/2005 1:02:32 PM




http://www.epochtimes.com/b5/5/12/13/n1151662.htm




*****


http://ikemanchen.pixnet.net/blog/post/30049258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亮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


原型之一,中國古代詩人對月亮的歌吟單從數量而言也是無與倫比的。然而天地間 總是“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真正能使觀者感受到生命與自然相交融的那麼一種和諧之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美麗的夢一樣。蘇軾在另一首詞中說過:“對花 逢酒不飲待何時”,而月亮不正是一朵高懸天際的岩石之花嗎?據有關典籍記載,東坡並不是一個能飲很多酒的人,但他喜歡與別人一起飲酒,尤其是看別人飲酒, 別人的快樂也就是他的快樂,他心胸豁達,氣質清明,在如夢浮生裏,他處在醉與醒之間,既不像屈原那樣遺世而獨立,也不跟有些文人似的和其泥而揚其塵。他是 他自己,沒有比他自己更接近於他自己的了。“問青天”,李白登峨眉山頂說過:“恨不得挾謝眺驚人詩來,搔首問青天耳!”屈原《問天》是一部充滿幻想的作 品,共有一百多問。東坡這首詞也是對青天提出了他的疑問。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今夕何年”也就是《詩經》中所說的“今夕何 夕”。劉向《說苑》中有一首“越人歌”,用越語寫成,譯成當時通行的隸書,最後一句就是“不知今夕何夕”。不同之處在於:《詩經》及《鄂君歌》中說的是對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到疑惑,仿佛把自己遺忘了一樣,不知道這個夜晚是那個夜晚了。而在東坡的詞中,則是對上天的宮闕存在著疑惑。在古代,有著“天上一 日,人間一年”的說法,因此,東坡以為,天上與人間必然有著不同的計算時間的方法。人間的光陰如白駒之過隙,而天上的則是緩慢的,這裏暗寓一種對時間催人 老這一自然現象的無可奈何的悲哀。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此句是上面那種悲哀心情的很自然地轉換。因為對人世間的 時間是無可奈何的,因此想“乘風歸去”。這裏用了一個“歸”字,是很有深意。李白被賀知章譽為“謫仙人”,而東坡也隱然以“謫仙人”自任。他到天上,不是 附驥之尾,而是再回到他所來的地方。然而,他在想入非非中,又漸漸產生了新的憂慮。“高處不勝寒”是擔心自己再也忍受不了那種純淨的寒冷。李商隱詩“青女 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嬋娟”乃“美好貌”。青女素娥是耐得住寒冷的,因之能夠在月中霜裏比賽誰更美好。但詩人會怎樣呢?他顯然是忍耐不了,他 的天堂在人間。在這裏,蘇軾賦予這首詞以非常豐富的意義。他對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有些厭倦的,他也渴望上升到一個更純淨的高度,然而他卻忍受不了這種 寒冷。他就是這樣處在一個矛盾的情境之中。從句面的意思看,似乎是瓊樓玉宇乃耐不住高處的寒冷,而作者的真正關注的還是自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一句是作者的猜度之詞,杜甫詩“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桂樹在月輪中留下陰影,斫卻此桂,清光應該更多。據古代姮娥奔月的傳說,月中還有吳剛,坐在那 裏斫桂。故毛澤東有《虞美人》“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云云。

轉至下片。“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連用三個動詞,來描述月 亮的運動。月亮升起來,轉過朱閣,慢慢降落,月光延伸進窗戶,照到床上無眠的人。“照無眠”有兩種解釋,月光照在人身上,而人還處在無眠狀態。也可能是月 光照到床上,卻發現並無人在此睡覺。那人在何處呢?李白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是寫人在床上卻無眠的;另一首“卻下水精廉,玲瓏望秋月”,則寫人 並沒有躺在床上,卻坐在窗前默默地望著月亮。詞人在這裏把月亮擬人化了。仿佛月亮也是一個與他“心有靈犀”的朋友。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 別時圓”,“何事”俗本多作“何時”,一句之中有兩個“時”字,是不太妥切的,同時也與理不通。因為上面已經把月亮當作自己的朋友,因此要跟她談談心,要 向她表示最為親切的問候,這句的意思是:月亮啊,你這高處也能勝寒的“別有天地非人間”的造物,難道還如我們這些渺小而可悲的人類一樣有著什麼遺恨嗎? 不,你是完美無缺的,不應該有遺恨的;但你又是因為什麼緣故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難道你就不能在人們團圓的時候團圓,離別的時候殘缺嗎?你為什麼 總是要跟我們不一致呢?我們人類離別的悲哀難道就一點也贏不到你的憐憫嗎?

由上片的“把酒問青天”到此處的問月,詩人的感情有了比較大的 變化,他逐漸領悟到了什麼,也可以說他聽到了天外之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一句可以看成作者的領悟,也可以看成月亮的回答: 月亮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她也有著自己固有的悲痛,同人有“悲歡離合”一樣,她也有著“陰晴圓缺”,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處在自己固有的缺 憾之中。明白了這一點,再怨天尤人有什麼意思呢?

最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就是“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意思。這個結局是自然而然 地達到的,作者最終自然會達到這一高度。但這一高度卻並不寒冷,它還是我們常人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蘇軾的思想境界並不如朱熹那樣的理學家高遠,他比較地 有人情味,他的曠達是一種生活化了的心境,他在人間,在自己的生活之中。這首詞之所以廣為流傳,膾炙人口,其原因就在於此。我們並沒有把蘇軾當成一個膜拜 的偶像,我們把他看做自己的朋友,確實,在中國文人中,你找不到比他更適合做朋友的人了。


資料來源 詩詞鑒賞
http://www.pshici.cn/tuij.asp?id=173

http://ikemanchen.pixnet.net/blog/post/30049258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9070806727

水調歌頭 是蘇軾的代表作,倍受後人的贊譽和喜歡。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於是做了這首《水調歌頭》。

這 是首獨具特色,膾炙人口的傳世詞篇。一七零六年蘇軾貶官密州,時年四十一歲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時值中秋佳節,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內心頗感憂郁,情緒 低沉,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詞。其立意,構思,奇逸飄妙,以超現實的遙想,以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表現非常現實而具體的人之常情。在這裡,詞人通過對月宮仙境 的想像,在一種極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現自己的思想矛盾與波折,人生體驗與認識。這種表現不僅超凡脫俗,也構成了本篇的浪漫主義色調和超曠飄逸的 風格。


參考資料 網路

這首詞有上,下兩片.
上片主要是在描寫月色的美麗,敘述了身世及思想上的矛盾.

上片一開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兩句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脫化而來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通過發問青天,把讀者們的思緒引到了浩翰的夜空中.

”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表現了作者的矛盾心理,既有對朝廷的向往,又有些疑慮.

最終“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表現了作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下片主要寫對弟弟蘇轍的思念.

“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表現蘇軾對思念弟弟,夜不能眠.

“不應有恨”表面看是在說月亮,其實是在說作者自己不應有恨但恨在其中.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對人世的解釋,表現了他的曠達,灑脫.

 結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表達了對所有離別人的祝福,使全詩轉入更高的境界.


本詩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的向往,既有哲理又飽含感情. 寄寓著詞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顯得境界高遠,意味深長,情味厚重。

後來蘇軾在寫完這首詞後,因為和宰相王安石意見不合,被貶了官,並且下了獄。弟弟蘇轍還上書給皇帝,希望用現任官職贖了哥哥的罪。雖然沒有獲准,卻也成為千古佳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owdhamma 的頭像
    flowdhamma

    禪修的部落格

    flowdham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