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八正道?





八正道的八個條目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基本的佛法,乃是四聖諦中滅苦的道聖諦,指的是如何使煩惱的眾生,從苦惱和痛苦中出離。



出離就是解脫,一般人在生活中,有的是心理的苦惱,有的則是在觀念上的掙扎。多數人以為心理和觀念似乎是相同的,其實並不相同。觀念上的掙扎,是一種思想;心理上的困惑,則是一種情緒。思想可以用理論及邏輯來說明解釋,所以在觀念上,往往屬於理性的掙扎;而情緒則是心理的活動,它不屬於理性,是一種感情的掙扎。



八正道就是要解決我們人類的這兩種困擾:一是思想的、觀念的,另一個則是心理的、情緒的。



八正道的前兩個項目「正見」及「正思惟」,主要是處理和解決觀念及思想上的顛倒,從困擾中獲得解脫。至於其餘六項,是處理心理上、生活上的一切煩惱。能夠從這兩類的煩惱得到解脫,就是出離三界,證得阿羅漢果了。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28&ClassType=1&CommId=1234#4




八正道


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解、正思想、正語言、正行為、正職業、正精進、正意念、正禪定。」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這就涉及到人們常說的「慧根」,在起修之前應該先有些許基礎,否則會障礙重重、不得要領;然後才屬於持戒的範圍: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禮儀,這里語言擺在行為之前,可見謹防禍從口出十分重要;跟在大乘「六度」中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整個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果能夠控制意念,基本上就可以進入禪定了。從禪定中獲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因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




正見


又作諦見。相對於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確的佛理知見,特指具有佛說為人悉檀佛法的四諦知見,也就是佛教對於世間諦理與出世間第一義諦法義的如理如實智慧見地。




正思維


又作正志、諦念。指正確思維,以引發起產生如理如實的智慧。特指離開世俗的錯悟分別,離開邪妄迷謬,而作佛教的純真的智慧思索,即指聞、思、修、證的第二階段。




正語


又作正言、諦語。指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妄語、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




正業


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合乎佛教的活動、行為、工作。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作一切惡行。




正命


又作諦受。指正當的謀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標準謀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於《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佛有清楚的開示,對於修行人應該如何過著正業正命的生活方式有著清楚的說明。




正精進


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治。謂正確的努力,止惡修善、去惡從善,自覺努力、令未生之惡心不生,已生者令斷;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於完善。




正念


又作諦意。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由聞熏正見離開妄想起始,進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分別,精進正行努力不懈,憶持正法,明記佛法,念念不忘進修佛教真理。




正定


又作禪法諦定,有別於外教法的禪定修證,而特別要求佛弟子對佛法要有堅定不疑的定見見諦。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而發起了正念定見,對於如實如理佛法決定不疑,而正身端作,專心一志,身心寂靜,深入一心,精進禪法與禪定的修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6%AD%A3%E9%81%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owdhamma 的頭像
    flowdhamma

    禪修的部落格

    flowdham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