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十四
「然而,學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拜訪沙門或婆羅門時請問『尊者,什麼是善的?什麼是不善的?什麼是有過失的?什麼是沒有過失的?什麼是應培育的?什麼是不應培育的?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痛苦?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安樂?』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樂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天界,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智慧高超。學生,這就是導致智慧高超之道,即拜訪沙門或婆羅門時請問『尊者,什麼是善的?什麼是不善的?什麼是有過失的?什麼是沒有過失的?什麼是應培育的?什麼是不應培育的?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痛苦?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安樂?。』」
關於這一點,單純只是請問這些問題並不足以使他成為有智慧的人。問過了問題之後,還必須依法實行。摩訶俱稀羅尊者(Mahakotthika Thera)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勝蓮花佛的時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聽到勝蓮花佛宣布一位比丘為無礙解智(patisambhida- bana)第一的大弟子,他發願在未來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樣的榮銜。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親近佛陀與十萬位比丘,供養飲食七天,並且在最後供養他們每人三件袈裟。
要達成這種心願就必須學習三藏聖典,研討註釋及疑難之處,恭敬地聆聽佛法,並且實際地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捨智的階段。
那時候人類的壽命是十萬歲,他在那一生中都累積上述的那些波羅蜜,這是要在證得阿羅漢果時也具足四無礙解智者的必然修行方法。摩訶俱稀羅尊者過去生中就是如此履行波羅蜜,以期達到自己的願望。最後,當他的願望達成時,他成為喬達摩佛的弟子當中無礙解智第一者。
在他最後那一生,他出生於舍衛城的一戶富有的家庭,父親是阿攝拉亞那(Assalayana),母親是旃陀瓦第(Candavati)。他精通於吠陀典;聽聞佛陀說法之後,他出家精進地修行,並且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由於他經常詢問佛陀與同修的比丘們佛法,因此他非常精通於無礙解智。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所以佛陀在《中部.根本五十經篇.大方廣經》(Mahavedalla Sutta, Mulapannasa, Majjhima Nikaya)中宣布他為無礙解智第一的大弟子。在那部經中,摩訶俱稀羅尊者對舍利弗尊者所提出的問題給予非常深入、玄妙的回答。在不同部尼訶耶(Nikaya)當中,還有數則摩訶俱稀羅尊者與其他傑出尊者之間的討論。舍利弗尊者相當敬重摩訶俱稀羅尊者。在《長老偈》(Theragatha)(偈1005-7)當中就有三首舍利弗尊者讚歎摩訶俱稀羅尊者卓越德行的偈頌。其偈頌如下:
內心寂靜與善自攝護,
無掉舉而依智慧言說,
他掃蕩一切邪惡之法,
猶如風吹乾枯的樹葉。
內心寂靜與善自攝護,
無掉舉而依智慧言說,
他去除一切邪惡之法,
猶如風吹乾枯的樹葉。
內心寂靜而安穩無憂,
德行明淨而毫無垢染,
持戒清淨與深具智慧,
他是滅盡一切眾苦者。
接著請聆聽《小業分別經》的結論:
「如此,學生,導致短命之道令人短命;導致長壽之道令人長壽;導致多病之道令人多病;導致健康之道令人健康;導致醜陋之道令人醜陋;導致美麗之道令人美麗;導致沒有影響力之道令人沒有影響力;導致有影響力之道令人有影響力;導致貧窮之道令人貧窮;導致富有之道令人富有;導致出身低賤之道令人出身低賤;導致出身高貴之道令人出身高貴;導致智慧暗昧之道令人智慧暗昧;導致智慧高超之道令人智慧高超。眾生是他們自己所造之業的擁有者,業的繼承人;他們起源於業,繫縛於業,以業為依靠處。就是業使得眾生有高下之分。」
從上述的那些故事裡,我們見到許多卓越的尊者在過去世累積波羅蜜的經過。他們累積善業,如布施、持戒、修行止禪與觀禪。然而,由於無明、愛、取的多樣化,所以業也變得多樣化;由於業(業識kammavibbaba)的多樣化,他們也就多樣化。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不善業成熟時的情況。
留言列表